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都有什么專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開設的專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智能飛行器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經濟統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生物醫學工程、經濟學、英語、智慧交通、飛行器質量與可靠性、飛行器設計與工程、交通運輸、智能感知工程、物理學、法學、軟件工程、理科試驗班、視覺傳達設計、化學、新聞學、空間科學與技術、運動康復、網絡空間安全、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試驗班類等共109個專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院系專業設置一覽表(專業目錄):
學院 | 專業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環境工程 納米材料與技術 |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交通運輸 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
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自動化 機器人工程 |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 能源與動力工程 飛行器動力工程 空天智能電推進技術 |
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 | 智能飛行器技術 工程力學 航空航天工程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 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 |
計算機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虛擬現實技術 |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 機械工程 工業設計 微機電系統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機器人工程 飛行器制造工程 |
經濟管理學院 | 經濟統計學 能源經濟 金融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 會計學 工業工程 |
數學科學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統計學 信息安全 |
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 | 生物醫學工程 康復工程 生物工程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學院) | 經濟學 行政管理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德語 法語 翻譯 |
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 | 智慧交通 飛行器適航技術 車輛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運輸 |
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 | 飛行器質量與可靠性 安全工程 |
宇航學院 |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飛行器動力工程 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 智能飛行器技術 空天智能電推進技術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
飛行學院 | 交通運輸 飛行技術 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 |
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 智能感知工程 遙感科學與技術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測控技術與儀器 |
物理學院 | 物理學 應用物理學 核物理 |
法學院 | 法學 |
軟件學院 | 軟件工程 |
沈元學院(高等理工學院/未來空天技術學院/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 | 理科試驗班 理科試驗班 理科試驗班 工科試驗班 試驗班類 |
中法工程師學院 | 機械工程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 |
國際通用工程學院 | 機械工程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 |
國際學院 | |
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 繪畫 |
化學學院 | 化學 應用化學 分子科學與工程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 新聞學 |
空間與地球科學學院 | 空間科學與技術 |
無人系統研究院 | |
航空發動機研究院 | |
體育部 | 運動康復 |
國際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 | |
北航學院 | 理科試驗班 工科試驗班 工科試驗班 社會科學試驗班 |
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 | 運動康復 智能醫學工程 |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 網絡空間安全 信息對抗技術 信息安全 |
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 人工智能 信息與計算科學 |
杭州國際創新研究院(國際創新學院) | |
中法航空學院 | 試驗班類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介:
柏彥故地,巍巍學府。春秋代序,崢嶸航路。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抗美援朝戰場上,敵我空軍力量懸殊。戰爭的迫切需求推動了新中國航空工業從修理向制造過渡,國家“急需辦一所航空大學”。1951年,國家決定將北洋大學、廈門大學、西北工學院航空系并入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系,成立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院;將云南大學航空工程系并入四川大學航空系;將西南工業專科學校航空專修科并入華北大學工學院航空工程系。1952年,根據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的要求,設立北京航空學院,由北京工業學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華北大學工學院更名為北京工業學院)、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院、四川大學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學院成立大會在北京工業學院禮堂(原中法大學舊址)舉行。1988年,北京航空學院更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
學校精育良才,立德樹人。現有在校生37656人,其中本科生16294人、研究生20240人、留學生1122人。學校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實施新時代人才培養領航行動計劃,提出了“厚植情懷、強化基礎、突出實踐、科教融通”的人才培養方針,打造“強情懷、強基礎、強實踐、強融通”的人才培養“四強”模式,持續推動科研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積極構建思政課程、課程思政與學生工作相互浸潤、三位一體的思政育人體系,完善“大思政”育人格局。教學工作體系不斷完善,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9個,省部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3個,教育部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12個。建立全國示范性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3個、工信部校企協同育人示范基地6個。名師、名課、名教材和教學成果建設成效顯著,現有國家級教學名師9名、教學團隊5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74門,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在線示范課4門,獲國家級教材建設優秀教材獎3項,12項成果獲2022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一等獎4項。學校致力于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強化“大類招生”“大類培養”“書院制”改革,開設10個本博貫通試驗班,8個專業入選“強基計劃”,5個專業入選“拔尖計劃2.0”。首批入選國家試點學院、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國家集成電路學院、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高校”創新創業學院等國家級人才培養示范項目。與北京協和醫學院共建“協和醫班”,探索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建設杭州國際校園,培養國際化高精尖創新人才。打造“基礎教學、校內競賽、國內平臺、國際舞臺”四位一體的學生科創體系,連續34年舉辦北航“馮如杯”競賽,吸引了9萬余名學生開展創新研究,點亮學生科學思維,提升科學探索能力。本科生“馮如三號”無人機團隊兩創世界紀錄,學生大型綜合項目“北航4號”臨近空間火箭動力飛行器、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大學生小衛星項目主星“北航亞太一號”先后成功發射。在全國“挑戰杯”競賽中唯一連續18屆捧得“優勝杯”,3次獲最高榮譽“挑戰杯”。近年來,學校生源質量穩步提升,大部分省份招生生源高考成績平均排名在前5‰,部分省份已進入全省排名前1‰,理工類生源整體質量穩居全國前9名。
猜你喜歡: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專業設置有哪些(專業目錄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