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大學都有什么專業?
國防科技大學開設的專業有:應用統計學、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運籌與任務規劃、理論與應用力學、偵察情報、信息對抗技術、氣象技術與工程等共51個專業。
國防科技大學院系專業設置一覽表(專業目錄):
學院 | 專業 |
---|---|
理學院 | 應用統計學 武器系統與工程 量子信息科學 化學 生物技術 核工程與核技術 物理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 |
計算機學院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件工程 網絡工程 信息安全 物聯網工程 網絡空間安全 |
電子科學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信息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前沿交叉學科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智能科學學院 | 機械工程 測控技術與儀器 無人系統工程 導航工程 無人裝備工程 |
系統工程學院 | 運籌與任務規劃 目標工程 仿真工程 指揮信息系統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 |
空天科學學院 | 理論與應用力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飛行器動力工程 智能飛行器技術 導彈工程 |
外國語學院 | 偵察情報 外交學 外國語言文學類 國際事務與國際關系 |
信息通信學院 | |
電子對抗學院 | 信息對抗技術 偵察情報 網電指揮與工程 雷達工程 |
氣象海洋學院 | 氣象技術與工程 大氣科學 軍事海洋學 海洋信息工程 海洋技術 |
軍政基礎教育學院 | |
第六十三研究所 |
國防科技大學簡介:
國防科技大學,前身是1953年創建于哈爾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即著名的“哈軍工”,陳賡大將任首任院長兼政治委員。“哈軍工”創辦于抗美援朝期間,是新中國第一所高等軍事工程學院,其卓越的辦學成效鑄就了我國國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一座豐碑。1970年,學院主體南遷長沙,改名為長沙工學院。1978年,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1999年,長沙炮兵學院、長沙工程兵學院和長沙政治學院并入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7年,中央軍委決策,以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防信息學院、西安通信學院、電子工程學院,以及理工大學氣象海洋學院為基礎,并將軍委裝備發展部第63研究所劃入,重建國防科技大學,歸軍委建制領導。
學校形成了“領軍人才+創新團隊”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擁有兩院院士17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8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5人,國家教學名師、全國全軍優秀教師152人,軍隊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獲得者27人,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人選152人。有全國創新爭先獎獎牌表彰團隊1個、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8個、國家級創新團隊10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