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幾本
通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近幾年在各地錄取批次得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陜西、內蒙古、四川、河南等省都是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所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一本大學,它還是985、211、雙一流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各省市錄取批次
省份 | 類型 | 文理科(招生批次) | 年份 | 最低分數線/位次 | 省控線 |
---|---|---|---|---|---|
云南 | 普通類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646 / 285 | 550 |
內蒙古 | 普通類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603 / 232 | 478 |
河南 | 普通類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620 / 690 | 521 |
四川 | 普通類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610 / 688 | 529 |
寧夏 | 普通類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605 / 127 | 496 |
陜西 | 普通類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605 / 416 | 488 |
山西 | 普通類 | 文科(本科一批A段) | 2024 | 607 / 337 | 516 |
新疆 | 國家及地方專項 | 理科(國家及地方專項、南疆單列、對口援疆計劃本科一批次) | 2024 | 592 / - | 390 |
新疆 | 南疆單列 | 理科(國家及地方專項、南疆單列、對口援疆計劃本科一批次) | 2024 | 590 / - | 390 |
云南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663 / 488 | 505 |
云南 | 民族班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656 / 721 | 505 |
內蒙古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661 / 481 | 471 |
內蒙古 | 中外合作辦學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639 / 1338 | 471 |
河南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669 / 1318 | 511 |
河南 | 較高收費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643 / 5177 | 511 |
新疆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617 / - | 390 |
新疆 | 中外合作辦學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606 / - | 390 |
四川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673 / 1134 | 539 |
四川 | 中外合作辦學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657 / 3312 | 539 |
寧夏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631 / 124 | 432 |
寧夏 | 民族班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94 / 552 | 432 |
陜西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666 / 950 | 475 |
陜西 | 國家專項計劃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656 / 1500 | 475 |
陜西 | 中外合作辦學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647 / 2170 | 475 |
山西 | 普通類 | 理科(本科一批A段) | 2024 | 652 / 1132 | 506 |
查看更多數據: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辦學層次:
是否是985 | 是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雙一流 | 是 | 主管單位 | 工信部 |
創建時間 | 1952年 | 博士點數量 | 34 |
碩士點數量 | 36 | 學校類型 | 理工 |
所在城市 | 北京 海淀區 | 辦學層次 | 世界高水平大學,中國頂尖大學 |
柏彥故地,巍巍學府。春秋代序,崢嶸航路。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抗美援朝戰場上,敵我空軍力量懸殊。戰爭的迫切需求推動了新中國航空工業從修理向制造過渡,國家“急需辦一所航空大學”。1951年,國家決定將北洋大學、廈門大學、西北工學院航空系并入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系,成立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院;將云南大學航空工程系并入四川大學航空系;將西南工業專科學校航空專修科并入華北大學工學院航空工程系。1952年,根據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的要求,設立北京航空學院,由北京工業學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華北大學工學院更名為北京工業學院)、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院、四川大學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學院成立大會在北京工業學院禮堂(原中法大學舊址)舉行。1988年,北京航空學院更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
學校精育良才,立德樹人。現有在校生37656人,其中本科生16294人、研究生20240人、留學生1122人。學校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實施新時代人才培養領航行動計劃,提出了“厚植情懷、強化基礎、突出實踐、科教融通”的人才培養方針,打造“強情懷、強基礎、強實踐、強融通”的人才培養“四強”模式,持續推動科研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積極構建思政課程、課程思政與學生工作相互浸潤、三位一體的思政育人體系,完善“大思政”育人格局。教學工作體系不斷完善,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9個,省部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3個,教育部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12個。建立全國示范性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3個、工信部校企協同育人示范基地6個。名師、名課、名教材和教學成果建設成效顯著,現有國家級教學名師9名、教學團隊5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74門,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在線示范課4門,獲國家級教材建設優秀教材獎3項,12項成果獲2022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一等獎4項。學校致力于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強化“大類招生”“大類培養”“書院制”改革,開設10個本博貫通試驗班,8個專業入選“強基計劃”,5個專業入選“拔尖計劃2.0”。首批入選國家試點學院、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國家集成電路學院、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高校”創新創業學院等國家級人才培養示范項目。與北京協和醫學院共建“協和醫班”,探索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建設杭州國際校園,培養國際化高精尖創新人才。打造“基礎教學、校內競賽、國內平臺、國際舞臺”四位一體的學生科創體系,連續34年舉辦北航“馮如杯”競賽,吸引了9萬余名學生開展創新研究,點亮學生科學思維,提升科學探索能力。本科生“馮如三號”無人機團隊兩創世界紀錄,學生大型綜合項目“北航4號”臨近空間火箭動力飛行器、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大學生小衛星項目主星“北航亞太一號”先后成功發射。在全國“挑戰杯”競賽中唯一連續18屆捧得“優勝杯”,3次獲最高榮譽“挑戰杯”。近年來,學校生源質量穩步提升,大部分省份招生生源高考成績平均排名在前5‰,部分省份已進入全省排名前1‰,理工類生源整體質量穩居全國前9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