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都有什么專業?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的專業有: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數控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金融服務與管理、建筑裝飾工程技術、視覺傳達設計等共41個專業。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院系專業設置一覽表(專業目錄):
學院 | 專業 |
---|---|
微電子學院 | 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 集成電路技術 微電子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應用電子技術 |
智能工程學院 | 數控技術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模具設計與制造 機電一體化技術 智能控制技術 工業機器人技術 電氣自動化技術 |
汽車與智能交通學院 | 新能源汽車技術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現代移動通信技術 |
物聯網工程學院(信息安全學院) | 物聯網應用技術 計算機網絡技術 軟件技術 大數據技術 信息安全技術應用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工業互聯網技術 |
商學院 | 金融服務與管理 大數據與財務管理 大數據與會計 國際經濟與貿易 市場營銷 電子商務 跨境電子商務 現代物流管理 |
建筑工程學院 |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 建筑工程技術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 工程造價 |
藝術設計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士官學院 | 物聯網應用技術 現代移動通信技術 |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是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國有公辦普通高等學校,是江蘇省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學校的前身蘇南工人技術學校創建于1953年,是新中國第一所電子類中等專業學校,1960年更名為無錫無線電工業學校。2002年8月,國家級重點中專無錫無線電工業學校和創建于1997年的國家級職教中心無錫市錫山職教中心合并,實現了人才培養層次的提高和建制的升格,邁上了高等職業教育的新征程。學校建校70余年,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休戚與共,走出了一條堅持與探索、繼承與創新、奮斗與超越交相輝映的科學發展之路,12萬多名校友秉承“養正修能”的校訓,弘揚“明德、致知、精業、勵行”的蘇信精神,生生不息,薪火傳承,展示了學校的文化底蘊和辦學理念,反映了學校的整體價值追求。新的歷史時期,學校正努力建設電子信息特色更加鮮明、產教融合更加深入、服務地方更加有力、社會聲譽更加彰顯的人民滿意高水平高職名校。
學校堅持需求導向,產教深度融合。牽頭成立的無錫集成電路產業學院是全省首家由政府主導的產業學院,打造蘇錫常都市圈職教改革樣板。牽頭組建了“中國職業教育微電子產教聯盟”“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物聯網產教聯盟”、全國集成電路、物聯網、數字商貿三個產教融合共同體。學校與中興通訊、華虹微電子、華潤微電子、北京精雕、海克斯康、福建三鋒(福耀集團)、保時捷中國、東風雷諾、聯想集團、北京新大陸、神州數碼、海瀾集團等618家國內外一流企業緊密合作,校企共建蘇信?海瀾學院等12個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產業學院、20個產教融合基地及產學研創合作中心、3個江蘇省產教融合實訓平臺、442個緊密型校外實訓基地、1個“蘇信?中興文化園”夢想舍區,吸引合作單位投入項目、設備等各類支持過億元。近年來,學校先后獲“2017年度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2018年度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獲“年度中國校企合作好案例獎”2次、“全國第二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1個、“無錫市職業院校產業發展貢獻獎”3次、“無錫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組合項目”7項、無錫市現代學徒制重點建設項目1項、“無錫市骨干職業教育集團”1個。學校積極與地方企事業單位開展交流與合作,科研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每年承擔企業橫向項目150余項,完成各類知識產權近300項。近年來,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面上項目、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部、省級科研項目105項。學校建有江蘇省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無錫精智模具技術研究院等研發平臺。每年為社會、企業培訓2萬多人次,學校依托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知名高校開展自考助學(專接本)教育,暢通人才培養方案,架設學生成長立交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