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位于江蘇無錫市,是一所公辦大專院校,學校共開設8個學院,41個專科專業,那么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王牌專業有哪些,排名怎么樣?學什么專業好?
江蘇省級特色專業3個:模具設計與制造、軟件技術、智能制造裝備技術(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
這些都是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優勢特色專業,是本校排名最好的專業,也是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
1.模具設計與制造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熟悉先進的模具CAD/CAM 軟件應用、模具生產企業生產流程與管理等基本知識,具備較強現代模具制造設備操作技能和管理等能力,從事產品成型工藝制定與模具設計、模具制造工藝編制、現代模具制造設備的使用與維護、模具裝配與調試、項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軟件技術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了解軟件項目的開發流程,掌握軟件設計與應用的知識和技能,掌握主流軟件開發技術,具備軟件開發、測試能力,從事軟件編碼、軟件測試、軟件技術服務、軟件銷售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3.智能制造裝備技術(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自動控制和自動化生產設備相關的基本知識,具備自動化設備和生產線安裝調試、操作使用、故障排除、維護維修、技術改造、管理服務等能力,從事檢測與維修、運行與維護工作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是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國有公辦普通高等學校,是江蘇省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學校的前身蘇南工人技術學校創建于1953年,是新中國第一所電子類中等專業學校,1960年更名為無錫無線電工業學校。2002年8月,國家級重點中專無錫無線電工業學校和創建于1997年的國家級職教中心無錫市錫山職教中心合并,實現了人才培養層次的提高和建制的升格,邁上了高等職業教育的新征程。學校建校70余年,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休戚與共,走出了一條堅持與探索、繼承與創新、奮斗與超越交相輝映的科學發展之路,12萬多名校友秉承“養正修能”的校訓,弘揚“明德、致知、精業、勵行”的蘇信精神,生生不息,薪火傳承,展示了學校的文化底蘊和辦學理念,反映了學校的整體價值追求。新的歷史時期,學校正努力建設電子信息特色更加鮮明、產教融合更加深入、服務地方更加有力、社會聲譽更加彰顯的人民滿意高水平高職名校。
學校堅持需求導向,產教深度融合。牽頭成立的無錫集成電路產業學院是全省首家由政府主導的產業學院,打造蘇錫常都市圈職教改革樣板。牽頭組建了“中國職業教育微電子產教聯盟”“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物聯網產教聯盟”、全國集成電路、物聯網、數字商貿三個產教融合共同體。學校與中興通訊、華虹微電子、華潤微電子、北京精雕、海克斯康、福建三鋒(福耀集團)、保時捷中國、東風雷諾、聯想集團、北京新大陸、神州數碼、海瀾集團等618家國內外一流企業緊密合作,校企共建蘇信?海瀾學院等12個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產業學院、20個產教融合基地及產學研創合作中心、3個江蘇省產教融合實訓平臺、442個緊密型校外實訓基地、1個“蘇信?中興文化園”夢想舍區,吸引合作單位投入項目、設備等各類支持過億元。近年來,學校先后獲“2017年度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2018年度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獲“年度中國校企合作好案例獎”2次、“全國第二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1個、“無錫市職業院校產業發展貢獻獎”3次、“無錫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組合項目”7項、無錫市現代學徒制重點建設項目1項、“無錫市骨干職業教育集團”1個。學校積極與地方企事業單位開展交流與合作,科研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每年承擔企業橫向項目150余項,完成各類知識產權近300項。近年來,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面上項目、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部、省級科研項目105項。學校建有江蘇省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無錫精智模具技術研究院等研發平臺。每年為社會、企業培訓2萬多人次,學校依托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知名高校開展自考助學(專接本)教育,暢通人才培養方案,架設學生成長立交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