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是一所985、211、雙一流、國家重點、保研、研究生院、C9、E9、國防七子、101計劃大學,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21個學院,113個本科專業,那么哈爾濱工業大學王牌專業有哪些,排名怎么樣?學什么專業好?
1、國家級特色專業32個:通信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空間科學與技術、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工業工程、核物理、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廣播電視編導(注:動漫方向)、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軟件工程(設3個專業方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飛行器動力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輪機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數學與應用數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焊接技術與工程、環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2、省重點、培育專業專業12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社會學、交通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應用物理學、英語。
3、學科評估(第四輪):A+(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A(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A-(數學、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城鄉規劃學、軟件工程)、B+(物理學、建筑學、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B(統計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公共管理、設計學)、B-(外國語言文學)、C+(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食品科學與工程)、C(海洋科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
4、雙一流建設學科: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
這些都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優勢特色專業,是本校排名最好的專業,也是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專業排名榜,歡迎參考!
哈爾濱工業大學王牌專業排名(研究型):焊接技術與工程(全國第1名)、自動化(全國第2名)、飛行器制造工程(全國第2名)、材料科學與工程(全國第2名)、飛行器動力工程(全國第2名)、工程力學(全國第3名)、環境工程(全國第3名)、土木工程(全國第7名)、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全國第1名)、復合材料與工程(全國第1名)。
專業檔次 |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A++ | 1 | 焊接技術與工程 | 8★ | 世界一流專業 |
A++ | 2 | 自動化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2 | 飛行器制造工程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2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2 | 飛行器動力工程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3 | 工程力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3 | 環境工程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7 | 土木工程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 |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 | 復合材料與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2 | 金屬材料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2 | 工程管理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3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3 | 理論與應用力學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4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5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6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7 | 交通運輸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9 | 城鄉規劃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9 | 建筑學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0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0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6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1 | 機器人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 | 儲能科學與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3 | 信息對抗技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3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3 |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3 | 工業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4 | 材料物理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4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5 | 機械電子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5 | 通信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6 | 材料化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6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7 |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7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8 | 應用化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8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9 | 車輛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0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0 | 交通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4 | 信息安全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8 | 軟件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9 | 市場營銷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2 | 電子信息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4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42 | 英語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51 | 思想政治教育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 |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 | 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 | 精密儀器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2 |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2 | 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4 | 空間科學與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6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8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8 | 生物信息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9 | 環境設計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0 | 物聯網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1 | 風景園林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1 | 俄語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2 | 核工程與核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3 | 數字媒體藝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4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7 | 工業設計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7 | 環境科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9 | 社會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1 | 生物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1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4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0 | 生物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6 | 工商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9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1 | 統計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3 | 應用物理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3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5 | 電子商務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6 | 財務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56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79 | 物理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83 | 經濟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93 | 金融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12 | 會計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1 | 計算金融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1 | 智能感知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1 | 服務科學與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1 | 智能材料與結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1 | 城市水系統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1 | 智慧建筑與建造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1 | 智能測控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1 | 智能裝備與系統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1 | 海洋信息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1 | 數字經濟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1 | 智能車輛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2 | 智能建造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3 | 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4 | 生物醫學科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4 | 電子封裝技術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4 |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6 | 環境生態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6 | 智能醫學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6 | 核物理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0 | 海洋技術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2 | 網絡空間安全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5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A | 15 | 人工智能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7 | 能源化學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23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25 | 朝鮮語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27 | 信息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29 | 數字媒體技術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72 | 日語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13 | 化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14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51 | 漢語言文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61 | 法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1.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也作電信工程,舊稱遠距離通信工程、弱電工程)是電子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電子信息類子專業,同時也是其中一個基礎學科。該學科關注的是通信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的原理和應用。本專業學習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該學科是信息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并極具活力的一個領域,尤其是數字移動通信、光纖通信、Internet網絡通信使人們在傳遞信息和獲得信息方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極廣闊的發展前景,也是人才嚴重短缺的專業之一。
2.測控技術與儀器
測控技術與儀器是研究信息的獲取和處理,以及對相關要素進行控制的理論與技術;是電子、光學、精密機械、計算機、電力及自動控制技術等多學科互相滲透而形成的一門高新技術密集型綜合學科。它的專業面廣,小到生產過程自動控制,大到火箭衛星的發射及監控。很多同學認為這屬于制造業,實際上由于對自動控制及精度的嚴格要求,它歸于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3.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
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主要圍繞先進航空器技術、先進航天器技術、飛行器隱身技術、綜合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技術、飛行器控制技術、飛行器綜合可靠性技術等六個研究方向進行實驗基地建設。
4.空間科學與技術
空間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在天文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環境科學、計算機科學及其它邊緣學科交叉滲透、相互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型交叉學科,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包為民院士提議設立。空間科學與技術是近年獲得迅速發展的前沿交叉學科領域,空間科學與技術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我國空間科學與航天事業提供有力的支撐,空間科學與應用專業的發展對我國國防建設,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具有戰略發展意義。
5.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代碼 081501)屬于工學大類,航空航天類。一般設有飛行器設計、飛行力學與控制、直升機設計、空氣動力學、飛行器結構強度等專業方面,主要研究的是各種航天飛行器,包括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空間站、深空探測器運載火箭、航天飛機等空間飛行器及導彈的設計。
哈工大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學校住所地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92號,同時在山東省威海市和廣東省深圳市分別設有校區。學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學校于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2000年與同根同源的哈爾濱建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2022年8個學科入選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名單。
學校秉承“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傳統,形成了“厚基礎、強實踐、嚴過程、求創新”的人才培養特色,培養出了113位兩院院士、148位大學書記和校長、122位副部級以上領導干部、47位共和國將軍、450余位航天國防總師,培養出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全國最美奮斗者、全國模范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教師、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培養出了30余萬優秀人才。近年來,學校充分發揮科教融合、產教融合育人優勢,加速推進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創新拔尖人才個性化培養體系,加強“五育并舉”頂層設計和資源供給,創新推出的永坦班、善義班、小衛星班、智能機器人班等“院士班”廣受歡迎,學生學科競賽成績連續3年蟬聯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榜第一,紫丁香學生微納衛星團隊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