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科最厲害的大學是“上海交通大學”,醫科實力量化得分為297.8分;整體實力超越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居我國高校首位,是我國醫科實力最強的大學。
中國醫科實力大學排名前十名:上海交通大學(第1)、北京大學(第2)、北京協和醫學院(第3)、復旦大學(第4)、中山大學(第5)、浙江大學(第6)、四川大學(第7)、首都醫科大學(第8)、華中科技大學(第9)、南方醫科大學(第10)。
醫學相關學科、專業,相關高校,是歷年來高考、考研報考的熱門,歸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其醫學相關專業畢業生相對稀缺,且薪資待遇相對較好,尤其是高素質碩、博學歷醫學畢業生,往往能夠獲得不錯的收入。
那么,對于我國高校而言,哪些高校的醫學相關學科(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中藥學、護理學等)實力相對較強呢?哪些高校更值得考生選擇報考醫學相關學科、專業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中國高校醫科實力50強排名,看一看你所在的大學排名多少?
層次排名 | 學校名稱 | 省市 | 類型 | 總分 | |||
---|---|---|---|---|---|---|---|
A+ | 1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綜合 | 297.8 | ||
學科規模 | 13.5 | 高端人才 | 60.0 | 學術論文 | 40.0 | ||
學科實力 | 19.2 | 科研項目 | 80.0 | 科研平臺 | 25.5 | ||
學科精度 | 21.9 | 重大成果 | 37.7 | ||||
A+ | 2 | 北京大學 | 北京 | 綜合 | 240.1 | ||
學科規模 | 15.8 | 高端人才 | 52.2 | 學術論文 | 29.3 | ||
學科實力 | 22.2 | 科研項目 | 55.0 | 科研平臺 | 33.2 | ||
學科精度 | 22.1 | 重大成果 | 10.3 | ||||
A+ | 3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北京 | 醫藥 | 231.4 | ||
學科規模 | 15.5 | 高端人才 | 35.2 | 學術論文 | 25.4 | ||
學科實力 | 16.7 | 科研項目 | 44.2 | 科研平臺 | 40.0 | ||
學科精度 | 14.4 | 重大成果 | 40.0 | ||||
A+ | 4 | 復旦大學 | 上海 | 綜合 | 231.2 | ||
學科規模 | 14.5 | 高端人才 | 47.5 | 學術論文 | 35.4 | ||
學科實力 | 20.8 | 科研項目 | 53.4 | 科研平臺 | 22.0 | ||
學科精度 | 20.5 | 重大成果 | 17.1 | ||||
A+ | 5 | 中山大學 | 廣東 | 綜合 | 218.8 | ||
學科規模 | 18.0 | 高端人才 | 47.7 | 學術論文 | 34.1 | ||
學科實力 | 13.9 | 科研項目 | 52.9 | 科研平臺 | 22.6 | ||
學科精度 | 12.5 | 重大成果 | 17.1 | ||||
A+ | 6 | 浙江大學 | 浙江 | 綜合 | 178.1 | ||
學科規模 | 13.5 | 高端人才 | 37.4 | 學術論文 | 30.8 | ||
學科實力 | 10.8 | 科研項目 | 46.9 | 科研平臺 | 18.4 | ||
學科精度 | 13.3 | 重大成果 | 6.9 | ||||
A | 7 | 四川大學 | 四川 | 綜合 | 167.6 | ||
學科規模 | 18.0 | 高端人才 | 29.5 | 學術論文 | 25.7 | ||
學科實力 | 17.2 | 科研項目 | 26.5 | 科研平臺 | 23.1 | ||
學科精度 | 15.0 | 重大成果 | 12.6 | ||||
A | 8 | 首都醫科大學 | 北京 | 醫藥 | 164.5 | ||
學科規模 | 16.5 | 高端人才 | 28.5 | 學術論文 | 33.8 | ||
學科實力 | 6.1 | 科研項目 | 38.8 | 科研平臺 | 24.9 | ||
學科精度 | 5.6 | 重大成果 | 10.3 | ||||
A | 9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綜合 | 146.2 | ||
學科規模 | 15.8 | 高端人才 | 26.1 | 學術論文 | 23.8 | ||
學科實力 | 12.2 | 科研項目 | 39.6 | 科研平臺 | 12.5 | ||
學科精度 | 12.9 | 重大成果 | 3.4 | ||||
A | 10 | 南方醫科大學 | 廣東 | 醫藥 | 122.8 | ||
學科規模 | 20.0 | 高端人才 | 17.1 | 學術論文 | 23.1 | ||
學科實力 | 7.5 | 科研項目 | 29.9 | 科研平臺 | 5.3 | ||
學科精度 | 6.0 | 重大成果 | 13.7 | ||||
A | 11 | 中南大學 | 湖南 | 綜合 | 115.9 | ||
學科規模 | 14.5 | 高端人才 | 15.2 | 學術論文 | 23.7 | ||
學科實力 | 7.2 | 科研項目 | 27.4 | 科研平臺 | 16.6 | ||
學科精度 | 7.9 | 重大成果 | 3.4 | ||||
A | 12 | 南京醫科 | 大學 | 江蘇 | 醫藥 | 111.0 | |
學科規模 | 14.5 | 高端人才 | 16.1 | 學術論文 | 26.7 | ||
學科實力 | 9.2 | 科研項目 | 26.6 | 科研平臺 | 8.3 | ||
學科精度 | 9.5 | 重大成果 | <1.0 | ||||
A | 13 | 山東大學 | 山東 | 綜合 | 99.1 | ||
學科規模 | 13.5 | 高端人才 | 13.1 | 學術論文 | 18.9 | ||
學科實力 | 8.3 | 科研項目 | 21.2 | 科研平臺 | 13.6 | ||
學科精度 | 10.3 | 重大成果 | <1.0 | ||||
A | 14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北京 | 醫藥 | 81.0 | ||
學科規模 | 8.8 | 高端人才 | 8.5 | 學術論文 | 5.0 | ||
學科實力 | 12.2 | 科研項目 | 11.4 | 科研平臺 | 11.3 | ||
學科精度 | 17.0 | 重大成果 | 6.9 | ||||
A | 15 | 同濟大學 | 上海 | 綜合 | 76.4 | ||
學科規模 | 8.8 | 高端人才 | 14.6 | 學術論文 | 13.9 | ||
學科實力 | 3.1 | 科研項目 | 21.3 | 科研平臺 | 3.0 | ||
學科精度 | 5.0 | 重大成果 | 6.9 | ||||
A | 16 | 武漢大學 | 湖北 | 綜合 | 75.7 | ||
學科規模 | 12.3 | 高端人才 | 13.2 | 學術論文 | 14.8 | ||
學科實力 | 5.8 | 科研項目 | 13.7 | 科研平臺 | 2.4 | ||
學科精度 | 7.8 | 重大成果 | 5.7 | ||||
A | 17 | 蘇州大學 | 江蘇 | 綜合 | 70.3 | ||
學科規模 | 13.5 | 高端人才 | 8.7 | 學術論文 | 14.5 | ||
學科實力 | 4.4 | 科研項目 | 12.9 | 科研平臺 | 3.6 | ||
學科精度 | 5.8 | 重大成果 | 6.9 | ||||
A | 18 | 天津醫科 | 大學 | 天津 | 醫藥 | 69.5 | |
學科規模 | 15.8 | 高端人才 | 10.7 | 學術論文 | 13.3 | ||
學科實力 | 4.4 | 科研項目 | 11.4 | 科研平臺 | 5.3 | ||
學科精度 | 5.2 | 重大成果 | 3.4 | ||||
A | 19 | 廣州醫科大學 | 廣東 | 醫藥 | 69.3 | ||
學科規模 | 9.8 | 高端人才 | 8.3 | 學術論文 | 12.2 | ||
學科實力 | 4.4 | 科研項目 | 11.7 | 科研平臺 | 6.5 | ||
學科精度 | 6.1 | 重大成果 | 10.3 | ||||
A | 20 | 溫州醫科大學 | 浙江 | 醫藥 | 67.9 | ||
學科規模 | 11.8 | 高端人才 | 4.9 | 學術論文 | 13.9 | ||
學科實力 | 4.2 | 科研項目 | 7.8 | 科研平臺 | 14.2 | ||
學科精度 | 4.4 | 重大成果 | 6.9 | ||||
A | 21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上海 | 醫藥 | 67.2 | ||
學科規模 | 8.8 | 高端人才 | 8.3 | 學術論文 | 6.5 | ||
學科實力 | 11.4 | 科研項目 | 10.0 | 科研平臺 | 6.5 | ||
學科精度 | 15.7 | 重大成果 | <1.0 | ||||
A | 22 | 鄭州大學 | 河南 | 綜合 | 65.8 | ||
學科規模 | 13.3 | 高端人才 | 5.8 | 學術論文 | 20.1 | ||
學科實力 | 4.4 | 科研項目 | 12.3 | 科研平臺 | 4.7 | ||
學科精度 | 5.2 | 重大成果 | <1.0 | ||||
A | 23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黑龍江 | 醫藥 | 64.4 | ||
學科規模 | 15.8 | 高端人才 | 5.5 | 學術論文 | 9.5 | ||
學科實力 | 4.2 | 科研項目 | 9.1 | 科研平臺 | 11.9 | ||
學科精度 | 5.0 | 重大成果 | 3.4 | ||||
A | 24 | 西安交通大學 | 陜西 | 綜合 | 62.4 | ||
學科規模 | 13.5 | 高端人才 | 6.9 | 學術論文 | 14.0 | ||
學科實力 | 3.3 | 科研項目 | 13.7 | 科研平臺 | 5.9 | ||
學科精度 | 5.0 | 重大成果 | <1.0 | ||||
B+ | 25 | 重慶醫科大學 | 重慶 | 醫藥 | 61.6 | ||
學科規模 | 16.5 | 高端人才 | 6.8 | 學術論文 | 13.5 | ||
學科實力 | 3.6 | 科研項目 | 11.3 | 科研平臺 | 6.5 | ||
學科精度 | 3.3 | 重大成果 | <1.0 | ||||
B+ | 26 | 中國醫科大學 | 遼寧 | 醫藥 | 61.0 | ||
學科規模 | 14.5 | 高端人才 | 4.7 | 學術論文 | 13.3 | ||
學科實力 | 2.8 | 科研項目 | 9.8 | 科研平臺 | 8.9 | ||
學科精度 | 3.6 | 重大成果 | 3.4 | ||||
B+ | 27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江蘇 | 醫藥 | 58.8 | ||
學科規模 | 13.0 | 高端人才 | 5.1 | 學術論文 | 7.3 | ||
學科實力 | 8.9 | 科研項目 | 10.4 | 科研平臺 | 2.4 | ||
學科精度 | 8.3 | 重大成果 | 3.4 | ||||
B+ | 28 | 暨南大學 | 廣東 | 綜合 | 58.3 | ||
學科規模 | 12.0 | 高端人才 | 6.3 | 學術論文 | 10.9 | ||
學科實力 | 6.4 | 科研項目 | 8.8 | 科研平臺 | 6.5 | ||
學科精度 | 7.4 | 重大成果 | <1.0 | ||||
B+ | 29 | 中國藥科大學 | 江蘇 | 醫藥 | 54.2 | ||
學科規模 | 6.5 | 高端人才 | 9.0 | 學術論文 | 5.1 | ||
學科實力 | 6.1 | 科研項目 | 8.1 | 科研平臺 | 8.9 | ||
學科精度 | 10.4 | 重大成果 | <1.0 | ||||
B+ | 30 | 南京大學 | 江蘇 | 綜合 | 52.9 | ||
學科規模 | 7.8 | 高端人才 | 8.3 | 學術論文 | 10.3 | ||
學科實力 | 3.1 | 科研項目 | 11.6 | 科研平臺 | <1.0 | ||
學科精度 | 6.3 | 重大成果 | 5.7 | ||||
B+ | 31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廣東 | 醫藥 | 51.2 | ||
學科規模 | 10.8 | 高端人才 | 2.6 | 學術論文 | 6.9 | ||
學科實力 | 5.6 | 科研項目 | 8.9 | 科研平臺 | 7.1 | ||
學科精度 | 6.0 | 重大成果 | 3.4 | ||||
B+ | 32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天津 | 醫藥 | 48.8 | ||
學科規模 | 8.8 | 高端人才 | 3.4 | 學術論文 | 2.3 | ||
學科實力 | 6.4 | 科研項目 | 6.4 | 科研平臺 | 8.9 | ||
學科精度 | 9.3 | 重大成果 | 3.4 | ||||
B+ | 33 | 吉林大學 | 吉林 | 綜合 | 48.6 | ||
學科規模 | 14.5 | 高端人才 | 4.1 | 學術論文 | 12.2 | ||
學科實力 | 3.3 | 科研項目 | 6.0 | 科研平臺 | 4.2 | ||
學科精度 | 4.3 | 重大成果 | <1.0 | ||||
B+ | 34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 山東 | 醫藥 | 47.4 | ||
學科規模 | 7.3 | 高端人才 | 4.9 | 學術論文 | 11.8 | ||
學科實力 | 2.2 | 科研項目 | 5.9 | 科研平臺 | 1.8 | ||
學科精度 | 3.3 | 重大成果 | 10.3 | ||||
B+ | 35 | 安徽醫科大學 | 安徽 | 醫藥 | 45.4 | ||
學科規模 | 14.0 | 高端人才 | 3.2 | 學術論文 | 11.6 | ||
學科實力 | 3.3 | 科研項目 | 6.4 | 科研平臺 | 3.6 | ||
學科精度 | 3.3 | 重大成果 | <1.0 | ||||
B+ | 36 | 福建醫科大學 | 福建 | 醫藥 | 43.1 | ||
學科規模 | 13.5 | 高端人才 | 1.1 | 學術論文 | 12.6 | ||
學科實力 | 4.2 | 科研項目 | 4.8 | 科研平臺 | 1.2 | ||
學科精度 | 5.8 | 重大成果 | <1.0 | ||||
B+ | 37 | 南昌大學 | 江西 | 綜合 | 42.0 | ||
學科規模 | 13.3 | 高端人才 | 1.7 | 學術論文 | 9.9 | ||
學科實力 | 2.8 | 科研項目 | 10.2 | 科研平臺 | <1.0 | ||
學科精度 | 3.6 | 重大成果 | <1.0 | ||||
B+ | 38 | 青島大學 | 山東 | 綜合 | 41.1 | ||
學科規模 | 14.3 | 高端人才 | 3.0 | 學術論文 | 10.1 | ||
學科實力 | 2.8 | 科研項目 | 4.4 | 科研平臺 | <1.0 | ||
學科精度 | 3.1 | 重大成果 | 3.4 | ||||
B+ | 39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四川 | 醫藥 | 40.1 | ||
學科規模 | 9.8 | 高端人才 | 3.4 | 學術論文 | 3.5 | ||
學科實力 | 5.0 | 科研項目 | 5.7 | 科研平臺 | 6.5 | ||
學科精度 | 6.1 | 重大成果 | <1.0 | ||||
B+ | 41 | 廈門大學 | 福建 | 綜合 | 39.7 | ||
學科規模 | 10.0 | 高端人才 | 2.8 | 學術論文 | 7.1 | ||
學科實力 | 3.1 | 科研項目 | 5.1 | 科研平臺 | 6.5 | ||
學科精度 | 5.0 | 重大成果 | <1.0 | ||||
B+ | 42 | 河北醫科大學 | 河北 | 醫藥 | 39.5 | ||
學科規模 | 13.3 | 高端人才 | 1.7 | 學術論文 | 8.3 | ||
學科實力 | 2.8 | 科研項目 | 3.6 | 科研平臺 | 3.0 | ||
學科精度 | 3.6 | 重大成果 | 3.4 | ||||
B+ | 43 | 清華大學 | 北京 | 綜合 | 38.5 | ||
學科規模 | 6.8 | 高端人才 | 5.4 | 學術論文 | 7.9 | ||
學科實力 | 1.7 | 科研項目 | 5.3 | 科研平臺 | 6.5 | ||
學科精度 | 5.0 | 重大成果 | <1.0 | ||||
B+ | 44 | 廣西醫科大學 | 廣西 | 醫藥 | 37.9 | ||
學科規模 | 13.3 | 高端人才 | <1.0 | 學術論文 | 7.0 | ||
學科實力 | 2.2 | 科研項目 | 6.3 | 科研平臺 | 5.3 | ||
學科精度 | 2.9 | 重大成果 | <1.0 | ||||
B+ | 45 | 大連醫科大學 | 遼寧 | 醫藥 | 35.0 | ||
學科規模 | 10.8 | 高端人才 | 2.6 | 學術論文 | 5.8 | ||
學科實力 | 3.6 | 科研項目 | 3.2 | 科研平臺 | 4.7 | ||
學科精度 | 4.3 | 重大成果 | <1.0 | ||||
B+ | 46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浙江 | 醫藥 | 33.8 | ||
學科規模 | 11.8 | 高端人才 | 3.0 | 學術論文 | 6.0 | ||
學科實力 | 2.8 | 科研項目 | 7.2 | 科研平臺 | <1.0 | ||
學科精度 | 3.1 | 重大成果 | <1.0 | ||||
B+ | 47 | 新疆醫科大學 | 新疆 | 醫藥 | 33.2 | ||
學科規模 | 15.3 | 高端人才 | <1.0 | 學術論文 | 3.9 | ||
學科實力 | 2.2 | 科研項目 | 3.7 | 科研平臺 | 5.3 | ||
學科精度 | 2.2 | 重大成果 | <1.0 | ||||
B+ | 48 | 貴州醫科大學 | 貴州 | 醫藥 | 31.5 | ||
學科規模 | 10.8 | 高端人才 | 1.3 | 學術論文 | 3.9 | ||
學科實力 | 2.2 | 科研項目 | 5.2 | 科研平臺 | 5.3 | ||
學科精度 | 2.9 | 重大成果 | <1.0 | ||||
B+ | 49 | 東南大學 | 江蘇 | 綜合 | 31.3 | ||
學科規模 | 7.8 | 高端人才 | 3.2 | 學術論文 | 7.1 | ||
學科實力 | 1.7 | 科研項目 | 4.8 | 科研平臺 | 3.0 | ||
學科精度 | 3.8 | 重大成果 | <1.0 | ||||
B+ | 50 | 深圳大學 | 廣東 | 綜合 | 31.2 | ||
學科規模 | 1.0 | 高端人才 | 4.2 | 學術論文 | 6.5 | ||
學科實力 | 1.4 | 科研項目 | 5.7 | 科研平臺 | 2.4 | ||
學科精度 | 10.0 | 重大成果 | <1.0 |
在這份榜單中,共計50所高校上榜,上榜高校既包括我國頂尖高校的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等,也包括我國非211工程大學的首都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是我國醫科實力最強的一批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僅次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一所高校。
其前身為創辦于1896年,1995年交通大學上海部分獨立建校更名為上海交通大學,2005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并入上海交通大學。其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4個學科為“雙一流”建設學科,其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藥學等學科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上學科和專業都為上海交通大學的優勢學科和優勢專業。
在這份榜單中,上海交通大學醫科整體實力超越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居我國高校首位,是我國醫科實力最強的大學。
相對于上海交通大學,首都醫科大學是一所醫科類專門院校,雖然不是211工程大學,但憑借其醫科雄厚實力,一直以來都是高考、考研報考的熱門院校,且分數要求相對較高。
首都醫科大學,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是北京市、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共建高校,其前身創辦于1960年,1994年學校定名為首都醫科大學。其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兩個學科進入ESI學科前千分之一,其外科學、眼科學、內科學、神經生物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等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
在這份榜單中,首都醫科大學以醫科實力量化得分164.5分居我國高校第8名,超越眾多原985工程大學,是我國醫科實力較強的一所大學。
此外,進入榜單的非211工程還有廣州醫科大學、溫州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福建醫科大學、青島大學等,是醫科實力較強的一批大學,是考生報考性價比較高的一批大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