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院自然指數排名前十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第1)、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第2)、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第3)、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第4)、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第5)、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6)、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第7)、南京鼓樓醫院(第8)、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第9)、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10)。
目前,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已發展成為國際公認的能夠衡量機構、國家和地區在自然科學領域的高質量研究產出與合作情況的重要指標。運用這個數據庫,可以根據各機構的論文發表數量及類別來進行排名和期刊索引。
就醫療機構而言,自然指數的排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其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在基礎領域科研水平的高低。「從某種意義上說,自然指數也是一種更小范圍的SCI指數和排名。」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天星曾發文指出。
2024中國醫院自然指數排名TOP50(2023.3.1-2024.2.29) | ||||
排名 | 機構名稱 | 世界排名 | 總論文數 | 總得分 |
---|---|---|---|---|
1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 14 | 235 | 85.16 |
2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 16 | 224 | 66.96 |
3 |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33 | 112 | 39.28 |
4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35 | 144 | 38.94 |
5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 39 | 156 | 35.61 |
6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40 | 111 | 35.58 |
7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 44 | 149 | 33.81 |
8 | 南京鼓樓醫院 | 47 | 95 | 31.33 |
9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 48 | 138 | 30.86 |
10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51 | 102 | 27.99 |
11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 52 | 91 | 27.43 |
12 |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 56 | 88 | 26.24 |
13 |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 57 | 82 | 25.91 |
14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 58 | 104 | 25.24 |
15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 59 | 72 | 24.97 |
16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 61 | 108 | 24.45 |
17 | 同濟大學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 67 | 78 | 22.68 |
18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 69 | 101 | 22.58 |
19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 72 | 100 | 21.71 |
20 | 北京協和醫院 | 80 | 59 | 19.1 |
21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 81 | 54 | 18.86 |
22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 83 | 74 | 18.82 |
23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 85 | 69 | 18.61 |
24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86 | 71 | 18.23 |
25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 | 87 | 42 | 18.2 |
26 |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 91 | 59 | 17.36 |
27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 97 | 56 | 16.15 |
28 |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102 | 65 | 14.89 |
29 |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 104 | 66 | 14.83 |
30 |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 105 | 61 | 14.19 |
31 |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 111 | 38 | 13.85 |
32 | 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廣東省人民醫院) | 112 | 83 | 13.83 |
33 | 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 | 114 | 41 | 13.58 |
34 |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123 | 62 | 12.11 |
35 |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 | 126 | 40 | 11.88 |
36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 137 | 55 | 11.25 |
37 |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 139 | 48 | 10.97 |
38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 140 | 46 | 10.94 |
39 | 中山大學眼科中心 | 141 | 23 | 10.83 |
40 |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 142 | 59 | 10.8 |
41 | 武漢大學口腔醫院 | 146 | 27 | 10.4 |
42 | 浙江省腫瘤醫院 | 147 | 92 | 9.91 |
43 | 江蘇省人民醫院 | 151 | 57 | 9.57 |
44 |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152 | 35 | 9.53 |
45 | 上海市肺科醫院 | 153 | 35 | 9.48 |
46 |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 154 | 32 | 9.42 |
47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156 | 35 | 9.12 |
48 |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 159 | 43 | 9.05 |
49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 166 | 49 | 8.66 |
50 |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 | 172 | 27 | 8.19 |
據排名結果顯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南京鼓樓醫院以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共9家位列全球醫療機構前50,以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等共27家醫院位列全球醫療機構前100。
從總體趨勢來看,中國的醫院在自然指數排名中呈現上升態勢。自2016年以來,中國醫院的科研能力呈上升趨勢,也體現在中國醫院躋身自然指數-醫療機構榜單的數量以及名次上。例如,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是全球醫療衛生機構中連續7年入榜的醫院,且全球名次穩步上升。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簡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是中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癥診療的國家級中心,也是世界規模第一的綜合性單點醫院,擁有中國規模最大、最早整體通過美國病理家學會(CAP)檢查認可的醫學檢驗中心。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始建于1892年,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起源于1914年的華西協合大學醫科,醫學院和醫院于1993年12月“院院合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領導管理體制,實現學院、醫院體制機制充分融合。醫(學)院現已成長為中國西部疑難危急重癥診療的國家級中心、中國著名的高等醫學學府、中國一流的醫學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國家級基地,綜合實力處于國內一流、國際先進行列。
醫院學科綜合實力強大,臨床醫學ESI排名處于國際頂尖行列(全球前0.5‰)。在教育部第五輪一級學科評估中,臨床醫學排名A,護理學和醫學技術排名A+,中西醫結合醫學排名B+;現有教育部國家重點學科9個,重點培育學科2個;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39個,數量名列全國醫院第一。在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連續5年獲評A++。3個專科排名全國第一、13個專科前三、22個前五、32個前十。領軍人才方面,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字號”高層次人才121人,國家級學會/協會主委/副主委專家33人、高級職稱1530人、研究生導師1135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