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實力最強的大學排名前十名:北京大學(第1,316.6分)、中國人民大學(第2,308.6分)、北京師范大學(第3,244分)、復旦大學(第4)、武漢大學(第5)、清華大學(第6)、南京大學(第7)、浙江大學(第8)、華東師范大學(第9)、中山大學(第10)。
作為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軟實力的體現,而高校是推動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的重要力量,勢必承擔“文科發展”之責,培養、推動文科發展。
“軟科最新中國大學文科實力評級”正式發布,57所中國大學上榜A檔,傾向于文科的考生及家長需要重點關注,為擇校做準備。
中國大學文科實力排名(A檔) | |||
---|---|---|---|
學校名稱 | 總分 | 排名 | 層次 |
北京大學 | 316.6 | 1 | A+ |
中國人民大學 | 308.6 | 2 | A+ |
北京師范大學 | 244.0 | 3 | A+ |
復旦大學 | 224.9 | 4 | A+ |
武漢大學 | 213.0 | 5 | A+ |
清華大學 | 203.3 | 6 | A+ |
南京大學 | 190.3 | 7 | A+ |
浙江大學 | 190.1 | 8 | A+ |
華東師范大學 | 188.1 | 9 | A+ |
中山大學 | 173.7 | 10 | A+ |
廈門大學 | 164.4 | 11 | A+ |
南開大學 | 161.3 | 12 | A+ |
山東大學 | 155.0 | 13 | A+ |
四川大學 | 152.7 | 14 | A+ |
上海交通大學 | 141.2 | 15 | A |
吉林大學 | 133.6 | 16 | A |
華中師范大學 | 133.0 | 17 | A |
南京師范大學 | 112.2 | 18 | A |
暨南大學 | 107.9 | 19 | A |
陜西師范大學 | 107.2 | 20 | A |
西南大學 | 104.6 | 21 | A |
中國政法大學 | 96.1 | 22 | A |
東北師范大學 | 95.4 | 23 | A |
華中科技大學 | 90.4 | 24 | A |
華南師范大學 | 90.1 | 25 | A |
西安交通大學 | 89.5 | 26 | A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86.4 | 27 | A |
云南大學 | 86.1 | 28 | A |
上海大學 | 85.6 | 29 | A |
鄭州大學 | 82.0 | 30 | A |
湖南師范大學 | 81.2 | 31 | A |
中央民族大學 | 78.5 | 32 | A |
湖南大學 | 78.4 | 33 | A |
西北大學 | 76.4 | 34 | A |
同濟大學 | 75.9 | 35 | A |
上海師范大學 | 75.8 | 36 | A |
蘇州大學 | 75.6 | 37 | A |
河南大學 | 75.3 | 38 | A |
東南大學 | 75.0 | 39 | A |
上海財經大學 | 73.8 | 40 | A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72.4 | 41 | A |
西南財經大學 | 70.9 | 42 | A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68.6 | 43 | A |
中央財經大學 | 65.3 | 44 | A |
蘭州大學 | 64.6 | 45 | A |
福建師范大學 | 64.5 | 46 | A |
中國傳媒大學 | 64.0 | 47 | A |
廣州大學 | 63.5 | 48 | A |
深圳大學 | 63.2 | 49 | A |
首都師范大學 | 62.1 | 50 | A |
浙江工商大學 | 62.1 | 50 | A |
華南理工大學 | 62.0 | 52 | A |
山東師范大學 | 61.7 | 53 | A |
重慶大學 | 61.1 | 54 | A |
天津大學 | 59.9 | 55 | A |
浙江師范大學 | 59.9 | 55 | A |
杭州師范大學 | 59.3 | 57 | A |
從榜單可以看出,“工科清華、文科北大”這句老話,在最新高校文科排名中再次得到印證。 北京大學以316.6分的絕對優勢領跑全國文科院校 ,展現了其在人文社科領域的統治力。
在此次排名中,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榮冠三甲,領跑群雄;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清華大學,總分均在200分以上,遙遙領先;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山大學,位列文科實力十強,分別占據了第七到第十的位置,實力強勁;廈門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均為A+檔位,與其他高校拉開了一定差距。
文科之風開放自由的復旦大學,在本次文科實力評級中,學科實力、學科精度、高端人才、重大成果,得分均穩居全國前三。人才匯聚,群星璀璨。歷史上,陳望道、劉大白、朱東潤等名師曾云集于此,舉起文學明燈,影響中文學科乃至整個人文學科的發展。如今,“院士級”文科杰出教授裘錫圭、陳尚君等16位文科資深教授,承前輩先人之精神,為民育人,為國育才。
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復旦大學獲獎72項,獲獎總數位列全國高校第三;第九屆斬獲57項,獲獎數列全國高校前茅。以研為基,切問近思。復旦大學激活新文科發展資源,搭建科研平臺建設,穩步推進?!暗谝粋€復旦”,將以文科筆墨寫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