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師范學院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遵義師范學院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1.師資力量可以,教學水平一般,主要是學生主動性不強2,學習氛圍強,很多人考研,生物系考上的最多3,食堂棒棒的4,學校生活和學習環境很好,景色優美,學校資源也是很多的。?只要自己有想法,還是可以在大學里混出個人樣
口碑2:
地理位置不好!但師資力量雄厚,導師考核授課嚴肅認真!學術性強!能給學生的人生道路指名選擇
口碑3:
很不錯。老師專業不錯也很負責,學校負責任。對畢業生也很負責。遵義環境也很好??傊疀]有外面人說的那么窮,反而物價還挺高?。。」?/p>
口碑4:
我是2014屆的學生,由于剛來的時候是在海龍鎮海龍鎮上面的一個分校,當時到那邊的時候特別的艱苦,因為那邊的,路途也非常的遙遠,然后一年之后呢又到了上海路本部校區,然后當時我們到了上海路那個校區的時候,大一的新生也不再去,海龍鎮了,那個時候已經新建了校區,在新浦鎮,新浦鎮的這個新校區還沒有完善,所以,我們大二的就在上海路,以及大三的大四的都在上海路,直到大三的時候,我們搬過來了,學校還是沒有完善好,比如說空調。然后現在我大四到目前為止,學校的建設情況基本已經完善了,然后學校的食堂也比較好,從總體上來說呢,學?,F在的條件是非常好的,然后學校的,環境也非常的美,感覺,寢室食堂校園以及教室設施各方面都已經非常的標準了。
口碑5:
教師水平不錯,全靠自覺,但是基本都是地州學生,眼界方面并不是開拓,活動也很多,但是師范學院都是女生多男生少,食堂不錯,寢室也很棒,新校區,后勤也還可以
口碑6:
學校配套設施齊全,老師也很負責。學校更方面活動也很多,豐富多彩,學校還有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可以參加,總的來說是個不錯的學校,但是就業方面還是讀師范專業比較好
口碑7:
三面環水、一面環山的風水寶地 三個園林公司規劃建設的貴州省優美校園 紅色圣地的百年歷史名校 教育部下文已成功申報遵義大學 新蒲新區占地2000畝 每年央視五月的鮮花專業的表演隊伍
口碑8:
教師水平還是不錯的。學校環境也好
口碑9:
我個人覺得我到學校還是很不錯?因為位于遵義嘛?家在重慶?吃的?玩的都相近?從個兒覺得肯定事情比較符合的?當然?教學質量還是有待提高?,但是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光?只要自己努力都不是問題
口碑10:
嗯嗯,很多方面比較薄弱,但是因為我分數不多也就只能讀這個了,其實感覺還可以了,沒有好學校那么優秀,但是,四年了還是有感情的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遵義師范學院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遵義師范學院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遵義師范學院全國排名第389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443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643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517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遵義師范學院 | 校友會 | 389 | 貴州 遵義市 | 師范 | 區域知名大學 |
遵義師范學院 | 軟科 | 443 | 貴州 遵義市 | 師范 | 區域知名大學 |
遵義師范學院 | 武書連 | 643 | 貴州 遵義市 | 師范 | 區域知名大學 |
遵義師范學院 | 錄取難易度 | 517 | 貴州 遵義市 | 師范 | 區域知名大學 |
遵義師范學院簡介:
學校占地面積2100余畝,已完成北區建設近1000畝(南區1100畝正在規劃建設中),總建筑面積90萬平方米。有18個學院(教學部),普通本科專業51個,涵蓋文、理、工、管、農等9大學科門類,面向二十五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4851人,并向老撾、越南、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10國招收留學生,在冊留學生56人;學校目前共有教職工1120人,其中有博士239人,碩士530人,正高170人,三級教授8人,副高391人,享受國務院津貼1人,省政府津貼3人;省管專家2人,市管專家9人。
學?,F有學科共16個,其中含貴州省區域內一流建設學科1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支持學科6個。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省級“金課”41門;省級一流師資團隊1個,省部級教學平臺12個,省級一流教學管理團隊1個。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范基地1個,全國婦聯、教育部“全國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1個,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3個,省社科聯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個,省哲學社會科學十大創新團隊1個,省社科聯學術先鋒號2個,省級科技創新人才團隊3個,省教育廳創新團隊6個,省教育廳創新群體8個,省教育廳產學研基地5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級眾創空間1個,省高等學校特色重點實驗室7個,省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5個,省級院士工作站1個。
經過百年發展,學校形成了“厚德樹人、篤學致用”的校訓、“遵道循義、敦品勵學”的校風、“道業并重、德識雙馨”的教風、“力學力思、求知求是”的學風。以“立足地方、服務基層”為己任,培養了大量扎根地方、面向基層的中小學優秀教師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高質量人才。當前,學校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創新,感恩奮進,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立足基層、服務地方”的辦學理念,堅守百年師范辦學傳統,充分利用遵義豐富紅色資源,充分發揮作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范基地、全國思政課改革“一省一策思政課”集體行動牽頭高校、貴州省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平臺優勢,不斷推動學校實現特色高質量發展,致力把學校建設成為教師教育優勢明顯,紅色文化育人特色突出,與遵義經濟社會發展高度融合,在國外有聲譽、國內有影響、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區域一流應用型大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