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財經大學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南京財經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一所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學、文學、理學等多學科支撐配套、協調發展的江蘇省屬重點建設大學。
口碑2:
學校師資力量馬馬虎虎,教學水平一般般。學習氛圍我覺得我們專業還是比較不錯的,食堂伙食一般般,比南農差一點。配套設施老舊,個人認為財政學是本校比較好的專業。就業也應該不錯。學費不是太高。
口碑3:
師資力量還是很好的,很多年輕老師都是知名學校博士畢業,論文發表很多,學習氛圍看個人吧,想學就可以學好,也有人不咋學習。食堂之前很好吃,現在也還不錯,感覺可以秒殺很多學校。比較推薦金融和會計專業。
口碑4:
覺得學校還是可以的,住宿條件不錯,上課絕大多數老師都是認真授課的,專業課上的老師都很專業,學習氛圍好,圖書館前常常要排隊進入,風景也是不錯的,綠化面積大。
口碑5:
學校在江蘇省內不錯,財經大學,成立時間短,一本大學,分數挺高的,但學風不怎么樣,環境挺好的,食堂也挺好的,學校在仙林大學城的中心地點,外面買衣服吃飯都很方便,平常的時候就和大家出去玩玩。
口碑6:
南京財經大學還可以,南京高校里的后起之秀吧,管理有點混亂,學術氛圍還可以吧,就業也還行
口碑7:
師資力量不錯,教學水平可以,學習氛圍挺好。食堂非常好,喜歡中苑的食堂,畢業后還對學校的伙食念念不忘,喜歡鐵板飯和石鍋飯那家,不知道還在不在。最熱門的肯定是經濟類的專業吧,畢竟是財經院校。我個人感覺會計專業不錯。學費4000好像是,記不太清楚了,應該和其他學校學費差不多太多吧。
口碑8:
學習氣氛很好,女生多,大神也特別多。有時候選擇小院更好,因為人比較少,學院的師資會集中一些,而且上課人數少也比較舒服。金融學院人比較多,競爭非常激烈,我本來的學院可以輕松拿個獎到了金融學院就很難了。不過和隔壁的南師相比較,南師畢竟是211,而且南京高校多,南財并不是很被重視,有的出租車司機甚至不知道這個學校。
口碑9:
很不錯,南財校長原來就是產經的碩導,當然現在的碩導也是很強的。不過南財的會計和金融最吃香的。勸大家考這兩個,很受歡迎的。經濟的不管怎么說,理論研究的東西在現在社會對就業沒什么幫助!
口碑10:
性價比不是很高。錄取分數高,但卻非211、985高校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南京財經大學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南京財經大學全國排名第187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67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204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85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南京財經大學 | 校友會 | 187 | 江蘇 南京市 | 財經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南京財經大學 | 軟科 | 167 | 江蘇 南京市 | 財經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南京財經大學 | 武書連 | 204 | 江蘇 南京市 | 財經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南京財經大學 | 錄取難易度 | 185 | 江蘇 南京市 | 財經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南京財經大學簡介:
南京財經大學始建于1956年的糧食部南京糧食學校,是新中國自己創辦的第一批糧食院校之一。1981年,南京糧食經濟學院在原南京糧食學校的基礎上建立。1993年,學校更名為南京經濟學院。1999年,南京物資學校并入南京經濟學院。2000年,南京經濟學院、江蘇財經高等專科學校、江蘇經濟管理干部學院三校合并,組建成新的南京經濟學院。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正式更名為南京財經大學。2011年,江蘇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糧食局簽約共建南京財經大學。2012年,學校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19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全力支持學校事業發展。2021年,學校獲批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B類建設高校。2022年8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正式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30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級職稱教師20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900余人。現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江蘇省“十佳研究生導師團隊”1個,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團隊9個,江蘇省高校科技優秀創新團隊8個,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含培育點)4個。擁有國家級人才稱號者40余人次,其中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入選者3人、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3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3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項目入選者3人,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7人,中國環境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近年來,教師入選江蘇省“333工程”“青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雙創計劃”“江蘇省特聘教授計劃”“省教學名師”“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省級人才工程400余人次。
學校面向國家、區域及行業發展重大需求,大力培育特色優勢研究領域,為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和行業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十三五”以來,圍繞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糧食流通領域的重大問題開展持續性研究,承擔了國家糧食行業發展多項重大研究課題,出版了《中國糧食發展報告》《長三角糧食發展報告》等多部專題研究報告,開發了一批新型、高效、快速的糧食收儲運加技術和糧食流通信息化與物聯網工程技術,在糧食流通制度、機制創新和企業管理創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卓有見地的成果,糧食流通現代化指標與評估體系等多項糧食安全政策研究成果已被政府部門采納應用。學校獲批全國糧食行業(南京)教育培訓基地。圍繞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尤其是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大現實需求,大力加強現代服務業理論研究、應用研發、成果推廣和政策咨詢,已累計引進、孵化和培育現代服務企業30多家,承擔各類橫向課題1200余項,撰寫了《江蘇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報告》等專題研究報告30余部,研究成果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學習強國”等平臺刊發。近年來,學校數份提案被全國政協立案并交國務院相關部委會商辦理,收到國務院相關部委專函答復,多項建議被農業農村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明確采納。數十項報告和建議獲省主要領導和南京市主要領導批示,多項成果被省政府辦公廳、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政府部門采納,為國家和地方理論創新和政策制定積極貢獻力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