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藝術職業學院都有什么專業?
陜西藝術職業學院開設的專業有:戲曲表演、虛擬現實技術應用、舞蹈表演、視覺傳達設計、現代流行音樂、早期教育等共20個專業。
陜西藝術職業學院院系專業設置一覽表(專業目錄):
學院 | 專業 |
---|---|
戲曲學院 | 戲曲表演 舞臺藝術設計與制作 |
影視傳媒學院 | 虛擬現實技術應用 戲劇影視表演 播音與主持 廣播影視節目制作 影視動畫 影視多媒體技術 攝影攝像技術 |
舞蹈學院 | 舞蹈表演 |
美術與設計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 書畫藝術 工藝美術品設計 動漫設計 |
音樂學院 | 現代流行音樂 音樂表演 |
學前教育學院 | 早期教育 學前教育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基礎部 |
陜西藝術職業學院簡介:
學校源遠流長,底蘊深厚。被譽為“火中鳳凰”的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馬藍魚、原陜西省藝術學校老校長史雷、羅明等7位老一輩藝術家、我校教師都是來自于1938年成立的陜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學校具有延安革命文藝紅色基因,對中國革命戲曲作出了巨大貢獻。前身院校陜西省電影學校成立于1952年。在習仲勛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支持下,1957年成立了陜西省戲曲學校,著名京劇藝術大師尚小云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舉家從北京搬遷到西安,任藝術總指導。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尚長榮為我校名譽校長。從建校起學校就孕育著紅色基因,與西遷精神一脈相承。
學校以陜西地方戲曲(秦腔)人才培養和陜西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培養為己任,以培養德技并修的高素質文化藝術人才為目標,多年來,為陜西乃至全國培養了20000余名藝術人才。中國戲曲“梅花獎”獲得者李小鋒、齊愛云、李君梅、趙陽武等秦腔表演藝術家曾在學校任教或學習,著名影視演員苗圃、文章等均畢業于我校。學校排演的《游西湖》《絲路箏途》《絲路歡歌》等戲曲、舞蹈作品活躍在陜西文化下鄉、惠民演出、高雅藝術進校園和民族藝術進校園的舞臺上。近年來,學生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獲獎20余項,在全省職業技能大賽中獲獎100余項。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省級及以上獎項50項。2019年群舞《盼》代表陜西參加第12屆“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學成果展示。《吼秦腔》等作品在全國首屆文華藝術院校戲曲大賽、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獎大賽等重大賽事中獲獎。獲批國家藝術基金項目10項,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現有“長恨歌”生產性實訓基地、表演藝術生產性實訓基地2 個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建有陜西省視覺重構工程研究中心、陜西省秦腔藝術協同創新中心、陜西省非遺傳承教育實踐基地、陜西地方戲曲音樂研究中心、陜西戲曲音樂數字資源庫、中國秦腔教育聯盟等機構。與杭州宋城藝術團有限公司、重慶印象武隆藝術團、青海秦腔劇院、蘭州市秦腔劇院、華清池《長恨歌》藝術團、陜西省歌舞劇院、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陜西省演藝集團、陜西省人民劇院、西安易俗社、陜西省美術博物館、西安電視臺綜藝頻道等省內外企事業單位、文化演藝團體密切合作,建立了一百 余個實習實訓基地。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