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洋大學都有什么專業?
廣東海洋大學開設的專業有:水產養殖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應用氣象學、動物醫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經濟學、土地資源管理、信息與計算科學、海洋技術、應用化學、輪機工程、漢語言文學、社會學、英語、美術學、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機器人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物聯網工程、工商管理等共92個專業。
廣東海洋大學院系專業設置一覽表(專業目錄):
學院 | 專業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水產學院 | 水產養殖學 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水生動物醫學 生物科學 |
食品科技學院 | 食品科學與工程 食品質量與安全 生物工程 |
海洋與氣象學院 | 應用氣象學 海洋科學 大氣科學 |
濱海農業學院 | 動物醫學 林學 園林 生物技術 農學 園藝 植物保護 動物科學 |
機械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 工業設計 工業工程 |
海洋工程與能源學院 | 能源與動力工程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工程管理 |
經濟學院 | 經濟學 經濟與金融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管理學院 | 土地資源管理 旅游管理 工商管理 會計學 財務管理 公共事業管理 行政管理 |
數學與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件工程 物聯網工程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海洋技術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 通信工程 自動化 |
化學與環境學院 | 應用化學 海洋資源與環境 制藥工程 環境科學 |
船舶與海運學院 | 輪機工程 船舶電子電氣工程 船舶與海洋工程 交通運輸 航海技術 |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 漢語言文學 漢語國際教育 秘書學 新聞學 編輯出版學 網絡與新媒體 |
法政學院 | 社會學 法學 政治學與行政學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日語 |
中歌藝術學院 | 美術學 視覺傳達設計 環境設計 產品設計 音樂學 舞蹈編導 表演 播音與主持藝術 |
體育與休閑學院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休閑體育 |
國際教育學院 | |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陽江) | 機器人工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陽江) |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陽江)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陽江) | 物聯網工程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商學院(陽江) | 工商管理 經濟學 會計學 旅游管理 |
人文與教育學院(陽江) |
廣東海洋大學簡介:
廣東海洋大學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資源部共建高校,是一所以海洋與水產學科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海洋大學,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
教研平臺優良。學校擁有1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平臺——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華南中心、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水產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廣東省水產動物病害防控與健康養殖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水產品加工與安全重點實驗室、國家貝類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湛江)、廣東省南美白對蝦現代種業產業園、南海海洋牧場智能裝備廣東省重點實驗室等46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南海水產經濟動物增養殖重點實驗室、陸架及深遠海氣候、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南海現代漁業協同創新中心等27個市廳級科研平臺;工程訓練中心、航海技能訓練中心等1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7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3個省級科產教融合實踐教學基地;1個廣東省協同育人平臺;6個廣東省產業學院;16個廣東省聯合培養研究生基地。擁有1個首批廣東省協同創新平臺培育對象——南海現代漁業協同創新中心。建有海洋資源與環境監測中心(具有國家資質認定計量認證實驗室)、海洋藥物研究與開發實驗室等98個校級教學科研實驗室。有全國高校中水生生物標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館以及與自然資源部(原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遙感與信息技術實驗室2個“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