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科大學都有什么專業?
重慶醫科大學開設的專業有:醫學實驗技術、臨床醫學、應用統計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中醫學、英語、智能醫學工程、護理學、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口腔醫學技術等共45個專業。
重慶醫科大學院系專業設置一覽表(專業目錄):
學院 | 專業 |
---|---|
基礎醫學院 | 醫學實驗技術 生物信息學 基礎醫學 法醫學 |
檢驗醫學院 | 臨床醫學 醫學檢驗技術 |
公共衛生學院 | 應用統計學 預防醫學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 衛生檢驗與檢疫 公共事業管理 |
藥學院 | 藥學 藥物制劑 臨床藥學 |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 生物醫學工程 |
中醫藥學院 | 中醫學 針灸推拿學 中醫骨傷科學 中西醫結合類 中藥學 中藥制藥 康復治療學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醫學信息學院 | 智能醫學工程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醫學信息工程 |
護理學院 | 護理學 |
國際醫學院 | 臨床醫學 |
國際教育學院 | |
體育醫學學院 | |
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院 | |
第一臨床學院 | 聽力與言語康復學 臨床醫學 臨床醫學 臨床醫學 麻醉學 精神醫學 醫學影像技術 |
第二臨床學院 | 臨床醫學 臨床醫學 醫學影像學 康復治療學 |
兒科學院 | 臨床醫學 兒科學 |
口腔醫學院 | 口腔醫學技術 口腔醫學 |
第三臨床學院 | |
第四臨床學院 | |
第五臨床學院 | 臨床醫學 眼視光醫學 |
康復醫學院 | |
醫學教育研究所 |
重慶醫科大學簡介:
學校創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原名重慶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重慶醫科大學。學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教育部批準的首批來華留學示范基地, 2015年成為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近五年來,累計新增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各級各類項目超過4500 項,資助經費約11億元,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創新 2030-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 54項,資助經費達2.38億元。近五年發表SCI收錄論文10000余篇,年均增長率10%。多項成果在《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細胞》、《美國醫學會雜志》、《自然·醫學》等國際頂級期刊發表。近五年來,學校累計新增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38項,包括重慶市科技獎一等獎5項,重慶市科技突出貢獻獎1項。學校科技成果轉化成效顯著,獨立研制的我國第一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醫療設備——高強度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海扶刀)屬世界首創,首臺設備于2020年12月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學校研發的新冠病毒抗體和抗原檢測產品為抗疫做出積極貢獻,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乙肝病毒核心相關抗原檢測試劑盒已完成中試生產和注冊檢,即將進入臨床試驗。數字化病毒檢測技術、抗抑郁和中風藥物相關技術、腫瘤免疫治療相關技術、阿爾茲海默癥預防等科技成果高質量完成轉化。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