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科大學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嗎?
不是,中國醫科大學不是雙一流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優勢學科專業為:醫學影像學、預防醫學、兒科學、臨床藥學、法醫學、麻醉學、醫學檢驗技術、護理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技術。
附:遼寧省雙一流大學名單(共5所)
遼寧省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共有5所,分別是: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省內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層次 | 國內排名(校友會) |
---|---|---|---|---|
1 | 大連理工大學 | 大連市 |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E9,省部共建,101計劃 | 26 |
2 | 東北大學 | 沈陽市 |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9 |
3 | 遼寧大學 | 沈陽市 | 211,雙一流,省重點,保研,研究生院,101計劃 | 98 |
4 | 大連海事大學 | 大連市 | 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 | 128 |
5 |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 盤錦市 |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 | - |
中國醫科大學辦學層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省政府 |
創建時間 | 1931年 | 博士點數量 | 71 |
碩士點數量 | 76 | 學校類型 | 醫藥類 |
所在城市 | 沈陽市 | 辦學層次 | 保研 |
中國醫科大學建校至今,共培養了30多萬名高級醫學專門人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多年來,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國家衛生管理的領導干部和醫學界的著名專家學者。其中,國家衛生部正副部長10位,省軍級以上領導干部100余位,將軍40余位,“七一勛章”獲得者2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9位,被譽為“紅色醫生的搖籃”。
學校是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萬人計劃”)領軍人才5人(其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教學名師2人)、青年拔尖人才人選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人、講座教授1人、青年學者2人、特崗學者3人;國家“優青”1人,海外“優青”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團隊3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人選1人、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9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國家衛健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5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55人;“興遼英才計劃”杰出人才2人、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培養引進計劃創新團隊1個,遼寧省領軍人才3人次,遼寧省優秀專家23人,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21人次,遼寧特聘教授44人次;“興遼英才計劃”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領軍人才6人、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遼寧特聘教授)16人、青年拔尖人才24人;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名師15人,遼寧省優秀教師3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名師30人,遼寧省黃大年教師團隊3個,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113人、千人層次125人。在中華醫學會擔任主任委員1人,候任主任委員2人,副主任委員15人;現有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3人,委員10人。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合作成立了中英聯合學院,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丹麥、西班牙、朝鮮、芬蘭以及澳門和臺灣等國家、地區的114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關系,與世界銀行(WBG)、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等機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學校開展了125項學生國際交流項目,獲批教育部“高校研究生”和“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被評為“遼寧省來華留學工作示范建設高校”。與人社部國際交流中心合作開展“國際醫護人才與技能交流培養項目”。學校獲批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出國研修項目”簽約院校,獲批國家留學基金委“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4項、“促進與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及拉美地區科研合作與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2項。學校是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簡稱“111計劃”)。有457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受聘為學校榮譽職稱,近年來開展了152項重要國際合作項目,38個CMB項目。承擔國家援外醫療任務,派出赴也門隊員近400人,赴岡比亞和肯尼亞隊員41人。為了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由中國醫科大學發起,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烏克蘭、德國等15個國家、48個醫學教育機構,于2018年5月26日在沈陽成立“一帶一路”國際醫學教育聯盟。聯盟成員單位已經擴展至23個國家86所單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