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交通大學是一所省重點、保研、研究生院大學,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16個學院,58個本科專業,那么大連交通大學王牌專業有哪些,排名怎么樣?學什么專業好?
1、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工程。
2、遼寧省級特色專業2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
3、省重點、培育專業專業1個:機械工程。
4、學科評估(第四輪):B(機械工程)、C+(材料科學與工程)、C(交通運輸工程、軟件工程)、C-(力學、環境科學與工程)。
這些都是大連交通大學優勢特色專業,是本校排名最好的專業,也是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大連交通大學專業排名榜,歡迎參考!
大連交通大學王牌專業排名(研究型):車輛工程(全國第9名)、交通運輸(全國第11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全國第22名)、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全國第3名)、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全國第4名)、焊接技術與工程(全國第5名)、交通工程(全國第23名)、測控技術與儀器(全國第23名)、電子科學與技術(全國第24名)、工業工程(全國第28名)。
專業檔次 |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A | 9 | 車輛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1 | 交通運輸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22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3 | 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4 |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5 | 焊接技術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3 | 交通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3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4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8 | 工業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4 | 軟件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8 | 機械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82 | 環境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96 | 土木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53 | 安全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62 | 動畫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69 | 物聯網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88 | 物流管理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04 | 通信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45 | 應用化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51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80 | 自動化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機械工程類專業,是機械工程與材料科學與工程的交叉學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研究塑性成型及熱加工改變材料的微觀結構、宏觀性能和表面形狀過程中的相關工藝因素對材料的影響,解決成型工藝開發、成型設備、工藝優化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模具設計理論及方法,研究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熱處理、加工方法等問題。該專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是制造業的核心專業,是先進制造業和智能制造技術(比如3D打印)的主要專業。也是我國較多工科院校開設的重要專業。
2.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專業是以有關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為理論基礎,結合生產實踐中的技術經驗,研究和解決在開發、設計、制造、安裝、運用和修理各種機械中的全部理論和實際問題的應用學科。
3.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專業,是大學的一種自然學科。專門培養掌握各類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隧道、橋梁建筑、水電站、港口及近海結構與設施。所謂的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關的基礎建設的計劃、建造和維修。一般的土木工作項目包括:道路、水務、渠務、防洪工程及交通等。從狹義定義上來說,土木工程也就是民用工程,即建筑工程(或稱結構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巖土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鐵路工程等這個小范圍。
大連交通大學是東北地區唯一一所以軌道交通為特色的高等學校。1956年,學校應我國鐵道機車車輛工業的發展需要而創建,時為大連機車車輛制造學校。1958年升格為大連鐵道學院,隸屬原鐵道部管理。2000年2月,劃轉為遼寧省政府管理。2004年5月,更名為大連交通大學。
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堅守大學使命,堅持服務區域經濟社會、軌道交通行業發展和國家戰略需求,形成了“明德求索、鍥而不舍”的校訓,培養了十余萬名畢業生,大多數畢業生在軌道交通行業就業,部分已成為了行業領軍人物和核心技術骨干,在業內享有“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工程師搖籃”的美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