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程技術學院,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11個學院,34個本科專業,那么山西工程技術學院王牌專業有哪些,排名怎么樣?學什么專業好?
山西省級特色專業3個:測繪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
這些都是山西工程技術學院優勢特色專業,是本校排名最好的專業,也是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山西工程技術學院專業排名榜,歡迎參考!
山西工程技術學院王牌專業排名(應用型):采礦工程(全國第1名)、測繪工程(全國第9名)、包裝工程(全國第3名)、勘查技術與工程(全國第7名)、地質工程(全國第8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全國第91名)、土木工程(全國第97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全國第128名)、礦物加工工程(全國第9名)、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全國第10名)。
專業檔次 |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A++ | 1 | 采礦工程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9 | 測繪工程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3 | 包裝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7 | 勘查技術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8 | 地質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91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97 | 土木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128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9 | 礦物加工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10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17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25 | 地理信息科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35 | 機械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58 | 工程造價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60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74 | 機械電子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109 | 電子商務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120 | 自動化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253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1.測繪工程
該專業主要研究空間、電子、信息、激光、慣性等科學的基本理論與技術,并研究利用這些技術測定地球與其它星體形狀、建筑物(構筑物)的三維特征及其與指定參考系的關系、地球重力場及其內部物理特征、運動物體的特征及其多維參數,研究這些技術在工程、工業和人類生活中應用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2.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研究各種工業機械裝備及機電產品從設計、制造、運行控制到生產過程的企業管理的綜合技術學科。本專業任務是運用先進制造技術的理論與方法解決現代工程領域中的復雜技術問題,以實現產品智能化的設計與制造。該專業已成為裝備制造業、汽車工業、材料工業、機電產品等工業技術的龍頭,在機電一體化技術各領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3.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專業,是大學的一種自然學科。專門培養掌握各類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隧道、橋梁建筑、水電站、港口及近海結構與設施。所謂的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關的基礎建設的計劃、建造和維修。一般的土木工作項目包括:道路、水務、渠務、防洪工程及交通等。從狹義定義上來說,土木工程也就是民用工程,即建筑工程(或稱結構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巖土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鐵路工程等這個小范圍。
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3243人。校園占地面積78.42萬平方米(1176.26畝),建筑面積32.55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20.62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09.30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727.86萬元。設有礦業工程系、地球科學與工程系、機械工程系、電氣與控制工程系、大數據與智能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經濟與管理系、藝術與設計科學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基礎課教學部、體育教學與競訓部、繼續教育部、工程訓練中心、人文與素質教育中心等16個教學業務部門。
2023年,學院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獲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在“互聯網+”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等9項競賽中獲國家級獎36項;獲批3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新增產學研合作單位7家、博士駐企工作站4個;共建山工科技忻州創新研究院,組建煤炭綠色開采與利用現代產業學院、耐火材料現代產業學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