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學院學費一年多少,學費是一年制還是一學期制?學費具體包括什么,是否包含住宿費、學雜費、書本費、生活費等,以下為新高考網志愿填報平臺(快志愿)整理的百色學院2024年的學費明細:包含各專業學費收費標準、住宿費等,歡迎2025屆新生參考!
百色學院學費一年多少錢(明細)
百色學院學費:最低3800元/年,最高4600元/年。如: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本科)3800元/年、漢語言文學(本科)4200元/年、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本科)4600元/年、市場營銷(本科)4600元/年。詳見如下:
1、各專業學費收費標準:
專業名稱 | 批次 | 學費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本科 | 4600元/年 |
學前教育 | 本科 | 4200元/年 |
小學教育 | 本科 | 4200元/年 |
英語 | 本科 | 4200元/年 |
新聞學 | 本科 | 4200元/年 |
市場營銷 | 本科 | 4600元/年 |
財務管理 | 本科 | 4600元/年 |
審計學 | 本科 | 4600元/年 |
農林經濟管理 | 本科 | 4600元/年 |
城市管理 | 本科 | 4600元/年 |
電子商務 | 本科 | 4600元/年 |
旅游管理 | 本科 | 4600元/年 |
酒店管理 | 本科 | 4600元/年 |
地理科學 | 本科 | 4600元/年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本科 | 4600元/年 |
工程管理 | 本科 | 4600元/年 |
工程造價 | 本科 | 4600元/年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本科 | 4600元/年 |
物理學 | 本科 | 4600元/年 |
生物技術 | 本科 | 4600元/年 |
應用統計學 | 本科 | 4600元/年 |
土木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3800元/年 |
農業資源與環境 | 本科 | 3800元/年 |
化學 | 本科 | 4600元/年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材料化學 | 本科 | 4600元/年 |
金屬材料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4600元/年 |
電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通信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4600元/年 |
網絡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物聯網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本科 | 4600元/年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本科 | 4600元/年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少數民族預科班 | 本科 | 4100元/年 |
漢語言文學 | 本科 | 4200元/年 |
漢語國際教育 | 本科 | 4200元/年 |
泰語 | 本科 | 4200元/年 |
越南語 | 本科 | 4200元/年 |
歷史學 | 本科 | 4200元/年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4200元/年 |
數據來自新高考網志愿填報平臺:快志愿 |
2、住宿費標準:
百色學院住宿費收費定價由學校依據廣西省教委發布的收費標準自主確定,請以學校官方最新消息為準。
3、資助政策:
我校認真執行國家相關學生資助規定,被本校錄取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后可按規定申請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崗位、特殊困難補助等。
百色學院簡介
【發展歷程】百色學院是2006年教育部批準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源于1938年成立的廣西省立田西師范學校,歷經廣西省立百色師范學校、百色師范專科學校、百色地區師范學校、右江民族師范專科學校、右江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階段。86年來,學校堅持在“老、少、邊、山、庫”地區辦學,積淀了特色鮮明的石磨文化:“團結合作、艱苦奮斗、克難攻堅、磨礪成才”,立足百色老區獨有的“革命性、民族性、邊疆性”優勢資源,走出一條艱苦創業的發展之路。升本以來,學校轉型發展經歷了十幾年的探索、初成、深化、成型四個階段,凝練了建設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定位和培養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定位,構建了百色精神鑄紅魂“三全育人”體系和“雙元制+雙園制”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雙系驅動”育人模式,形成了“紅色鑄魂、學以致用”的辦學特色。秉承“志遠行敏、德高業精”校訓,學校為社會輸送了16萬余名具有百色精神特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為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國防鞏固作出了突出貢獻。
【科研成果】秉承教學科研互動理念,促進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獲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2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3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廣西高校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創新平臺1個,廣西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研究基地1個,廣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個,廣西社科普及基地1個,廣西知識產權培訓基地1個。2005年以來,共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80多項;全校教師共發表學術論文90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410多篇,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1300多篇;出版專著、編著和教材180多部;共獲得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00多項,省部級及以上34項,其中廣西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廣西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和三等獎1項、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7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9項)、第五屆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優秀獎1項、教育部2012年高校德育創新發展研究成果獎三等獎1項、國家文化部第十一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1項;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3項、山東省技術市場協會科技金橋獎二等獎1項;授權專利374項,其中轉化17項。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