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首屆"3+1+2"新高考模式,其中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實行等級賦分制度。很多家長和學生都關心:究竟怎么把原始分變成高考成績?
2025年河南新高考對思想政治、地理、化學和生物學等四門選擇性科目實行等級賦分,滿分為100分,分五等級,按等比例轉換法計分,旨在解決難度差異和公平問題,確保科學合理選拔人才。以下是詳細的賦分規則及賦分計算公式。
注:下面快志愿模擬填報助手用大白話爭取讓大家看懂這套新規則。不過考生家長們不必自己計算,只要知道賦分的意義,為什么要賦分就行,因為公布的成績也都是賦完分的最終成績!
在新高考模式下,考生的選考科目組合多樣化。考生除了要考語文、數學、外語這3門必考科目外,還要從物理、歷史中選一門,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選兩門,這就是“3+1+2”模式。
新高考招生錄取按照物理、歷史兩個類別分列招生計劃、分別劃線、分別投檔錄取,選擇物理(歷史)的考生將使用同一試卷,考試群體相同,成績具有可比性,因此使用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但由于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試題難度差異和報考相應科目的考生群體不同,選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例如:小明和小花兩個同學首選科目都選擇了物理,小明再選科目選擇了化學和生物學,小花選擇了化學和地理,如果小明的生物學考了90分,小花的地理考了85分,不能簡單地說小明成績比小花更好,因為這兩個科目不同,試題難易程度可能不同,選考人數也可能不同,若簡單將他們各科成績相加計入考生總成績并進行比較,既不科學也不公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等級賦分,即需要將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規則通過轉換得到等級分(轉換后考生選考科目成績排隊順序與原始分排隊順序保持不變),以解決再選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問題,最大程度地保證高考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一)賦分范圍
河南新高考的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采用等級賦分制。每門科目的滿分值為100分,起點分值為30分。這意味著考生在這四門科目中的最終成績不會低于30分,最高為100分。
(二)等級劃分
考生的原始成績會被劃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A、B、C、D、E。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例如,如果某科目有1000名考生,那么成績排名前150名的考生會被劃入A等級,接下來的350名考生為B等級,以此類推。
(三)等級分是如何轉換的?
等級分是按統一規則,由原始分進行等級劃定后,再由等級轉換而來的分數。
1、等級和賦分區間對照表
根據河南省教育考試院的規定,等級和賦分區間如下:
原始成績等級 | 人數比例 | 賦分區間 |
---|---|---|
A | 15% | 100-86 |
B | 35% | 85-71 |
C | 35% | 70-56 |
D | 13% | 55-41 |
E | 2% | 40-30 |
對于某一再選科目,考生該科目的合格性考試成績達到合格后,轉換時賦分起點為30分,滿分為100分。按照選擇性考試科目考生的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定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將A至E五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原則,分別對應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等級分。
2、賦分計算公式
分數轉換公式為(Y2-Y)/(Y-Y1)=(T2-T)/(T-T1)
其中:
Y2:該科目原始成績分布區間最高分;
Y:為考生該科目的原始成績;
Y1:該科目原始成績分布區間最低分;
T2:該科目等級分區間最高分;
T:為考生該科目轉換后的等級分;
T1:該科目等級分區間最低分;
3、賦分示例
假設某考生在地理科目中的原始分為76分,該分數位于B等級內(假設B等級的原始分數區間為72到78分,對應的等級賦分區間為85到71分)。
代入公式進行計算:(78?76)/(76?72)=(85?X)/(X?71)。
化簡后得到:2/4=(85?X)/(X?71)。
交叉相乘得到:2(X?71)=4(85?X)。
解方程得到:X=78(四舍五入取整)。
因此,該考生在地理科目的等級分數為78分。
(轉換示意圖)
雖然賦分規則相對復雜,但考生在備考過程中不需要過多關注具體的賦分計算過程。重要的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原始成績,因為在賦分過程中,原始成績越高,最終的等級分數也會越高。同時,考生在選擇再選科目時,要綜合考慮自己的興趣、學科優勢以及未來的職業規劃,而不是僅僅根據賦分規則來選擇。
總之,河南新高考的賦分規則是為了確保高考錄取的公平性和科學性。考生和家長只要了解其基本原理和作用即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備考和提升自身能力上。
相關推薦:
2025河南新高考適應性演練什么時候開始考試(具體時間安排表)
2025河南新高考適應性演練什么時候出結果(附成績查詢時間)
福建省高考人數2024年多少人(2020-2023歷年歷史+物理人數)
河南省高考人數2024年多少人(2020-2023歷年文科+理科人數)
四川高考人數2024年多少人(2020-2023歷年文科+理科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