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招不滿的二本大學有:長沙醫學院、河北科技學院、沈陽工業學院、貴州醫科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伊犁師范學院、四川輕化工大學等。
年年招不滿的二本大學有哪些?根據每年招生情況來看,招不滿的二本大學以民辦學校為主,但是也有部分公辦二本大學。下面新高考網為低分考生整理了低分撿漏的公辦二本院校名單,以供大家參考!
◆ 貴州醫科大學:
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國立貴陽醫學院。學校在醫學領域有著較強的特色和實力,近年來所培養的優質畢業生不計其數。由于某些原因,該校可能存在招不滿的情況,但對于考生來說,這所大學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廣東財經大學:
該校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廣東省重點建設大學。它在廣東省內有一定的影響力,并且由于分數線不高,實力較強,因此被認為是適合撿漏的二本公辦大學。
◆ 伊犁師范學院:
伊犁師范大學是一所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管理的普通高等師范學校,為教育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江蘇省共建院校。
◆ 四川輕化工大學:
四川輕化工大學位于四川省自貢市,學校前身是1965年建立的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西南分院。1979年更名為四川化工學院,1983年更名為四川輕化工學院。2003年由原四川輕化工學院、自貢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自貢高等??茖W校和自貢教育學院合并組建為“四川理工學院”。
◆ 內蒙古師范大學:
內蒙古師范大學是一所位于呼和浩特隸屬于內蒙古自治區的公立師范大學,同時學校也是一所省級重點大學,學校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及濃厚的文化底蘊,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
◆ 內蒙古科技大學:
內蒙古科技大學是一所位于包頭隸屬于內蒙古自治區的綜合類公立大學,學校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濃厚的文化底蘊,其建校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1956年。
◆ 內蒙古農業大學:
內蒙古農業大學是一所位于呼和浩特隸屬于內蒙古自治區的公立農林類大學,同是學校也是一所省級重點大學。學校的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52年。
◆ 內蒙古民族大學:
內蒙古民族大學位于通遼,其大學隸屬于內蒙古自治區,是一所省重點大學。學校擁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其建校時間可追溯至1958年。
◆ 長沙醫學院:
該校作為一所民辦高校,在軟科2021年民辦高校全國排名第29位,綜合實力還是很強的。學校擁有專任教師1758人,其中正高157人、副高512人,博士113人、碩士1118人;此外,學校還聘請院士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以及全國優秀教師等等,可見師資力量也是很強的。
學校的臨床醫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同時該專業與醫學檢驗為省級特色專業,值得大家報考。
◆ 河北科技學院:
河北科技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河北省中心城市之一唐山市,1991年創辦,2015年4月獲學士學位授予權,2017年被批準為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立項建設規劃單位,2019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 沈陽工業學院:
沈陽工業大學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是一所以工為主,涵蓋工、理、經、管、文、法、哲、藝術等八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研究應用型大學,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 沈陽工學院:
該校作為一所民辦院校,成立于2000年,但已經入選了卓越農林和雙萬計劃。學校在軟科2021年民辦高校全國排名第14位。學校目前擁有國家級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遼寧省級一流示范專業8個、遼寧省級優勢專業10個。單從教學質量建設來看,學校是很不錯的,值得大家報考。
◆ 上海立達學院:
該校是一所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應用技術大學,設有5個本科專業和21個專業專業,其中6個上海市085工程重點建設專業,2個港澳臺合作辦學專業。
我們從部分省份的征集志愿計劃中,為大家整理了每年多次征集的學校,這些學校以民辦為主,可能是因為學費貴等問題,導致每年報考熱度不高,需要進行征集才有機會考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這些學校不好,相反,如果條件允許,對于二本壓線的學生來講,想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大學,報這些學校準沒錯:
北方民族大學(公辦)、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獨立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瑞酒店管理學院(獨立學院)、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獨立學院)、燕京理工學院(民辦院校)、河北東方學院(民辦院校)、河北地質大學華信學院(獨立學院)、保定理工學院(民辦院校)、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民辦院校)、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獨立學院)、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獨立學院)等等。
相關推薦:
福建省高考人數2024年多少人(2020-2023歷年歷史+物理人數)
河南省高考人數2024年多少人(2020-2023歷年文科+理科人數)
四川高考人數2024年多少人(2020-2023歷年文科+理科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