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AI人工智能大學排名前十名:重慶移通學院(排名第1)、西京學院(第3)、浙江樹人學院(第5)、吉林外國語大學(第7)、成都錦城學院(第9)、山東協和學院和武昌首義學院(第11)、齊魯理工學院(第12)、無錫太湖學院(第13)、武漢東湖學院(第14)。
從2023年初的ChatGPT,到近期Deepseek的橫空出世,人工智能這一專業領域重新成為了國內外高等教育機構在人才培養上的重點。
人工智能專業雖然開設時間較晚,但發展迅速,目前已有470所院校開設,其中民辦院校占98所,成為新興熱門專業。
那么,對于我國民辦AI人工智能大學而言,哪些高校的綜合實力相對較強呢?哪些高校更值得考生和家長選擇報考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我國民辦AI人工智能大學最新排名,看一看你所在的大學有沒有上榜?
人工智能專業開設院校排名(民辦) | |||
---|---|---|---|
排序 | 高校名稱 | 省份 | 學校排名 |
1 | 重慶移通學院 | 重慶 | 1 |
2 | 西京學院 | 陜西 | 3 |
3 | 浙江樹人學院 | 浙江 | 5 |
4 | 吉林外國語大學 | 吉林 | 7 |
5 | 成都錦城學院 | 四川 | 9 |
6 | 山東協和學院 | 山東 | 11 |
7 | 武昌首義學院 | 湖北 | 11 |
8 | 齊魯理工學院 | 山東 | 12 |
9 | 無錫太湖學院 | 江蘇 | 13 |
10 | 武漢東湖學院 | 湖北 | 14 |
11 |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 廣東 | 18 |
12 | 北京城市學院 | 北京 | 20 |
13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 遼寧 | 21 |
14 | 煙臺南山學院 | 山東 | 22 |
15 | 吉利學院 | 四川 | 23 |
16 |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 福建 | 24 |
17 | 晉中信息學院 | 山西 | 25 |
18 | 重慶財經學院 | 重慶 | 25 |
19 |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 安徽 | 26 |
20 | 信陽學院 | 河南 | 28 |
21 | 江西科技學院 | 江西 | 29 |
22 | 廣東白云學院 | 廣東 | 32 |
23 | 泰山科技學院 | 山東 | 33 |
24 | 陽光學院 | 福建 | 35 |
25 | 馬鞍山學院 | 安徽 | 36 |
26 |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 河南 | 37 |
27 | 中原科技學院 | 河南 | 37 |
28 | 成都東軟學院 | 四川 | 40 |
29 | 皖江工學院 | 安徽 | 41 |
30 | 武漢工商學院 | 湖北 | 42 |
31 | 商丘學院 | 河南 | 43 |
32 | 廣州商學院 | 廣東 | 43 |
33 | 廣州新華學院 | 廣東 | 44 |
34 | 長春財經學院 | 吉林 | 48 |
35 | 鄭州西亞斯學院 | 河南 | 48 |
36 | 重慶城市科技學院 | 重慶 | 49 |
37 | 合肥城市學院 | 安徽 | 51 |
38 | 廣州華商學院 | 廣東 | 53 |
39 | 西安翻譯學院 | 陜西 | 53 |
40 | 青島黃海學院 | 山東 | 54 |
41 | 沈陽工學院 | 遼寧 | 56 |
42 | 南寧學院 | 廣西 | 58 |
43 |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福建 | 60 |
44 | 武漢華夏理工學院 | 湖北 | 61 |
45 | 鄭州經貿學院 | 河南 | 62 |
46 | 仰恩大學 | 福建 | 63 |
47 | 四川工商學院 | 四川 | 65 |
48 | 燕京理工學院 | 河北 | 66 |
49 | 合肥經濟學院 | 安徽 | 67 |
50 | 武漢晴川學院 | 湖北 | 68 |
據榜單顯示,一共有50所大學上榜!其中,重慶移通學院位列2024年民辦AI人工智能大學排名第一,西京學院位列第二,浙江樹人學院第三。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排行榜中位列前面那些高校,各有什么特色。
重慶移通學院(原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成立于2000年,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重慶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面向全國招生。
現有合川、綦江兩個校區,合川校區位于合川區大學城,綦江校區位于主城新區西部信息安全谷——綦江區東部新城,有在校生近3.9萬人。
國內首家全生異科導師制大學;中國南方唯一全員書院制大學;教育部首批應用技術大學改革試點高校;教育部首批應用技術大學改革試點高校;西南地區唯一獲得德國ASIN專業認證高校。
設有13個二級學院,開設50個本科招生專業。通信工程等6個工科專業通過德國學科專業認證協會(ASIIN)認證,是全國同類院校中唯一通過的高校,同時獲得歐洲工程師項目(EUR-ACE Bachelor)認證。
西京學院坐落于古城西安,是省屬普通民辦本科高校、陜西省“一流學院”建設單位、“陜西省文明校園”“平安校園”。
學校創建于1994年,2005年獲批為普通本科高校,2009年獲學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作為全國第一所民辦高校通過教育部本科合格評估,2011年獲批成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201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2018年被陜西省確立為“一流學院”建設單位,2021年10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正式獲批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緊緊圍繞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定位,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OBE教育理念,以培養人格健全、基礎知識扎實、專業實踐能力強、勇于創新,具有“匠心精神+藝術素養”的一線工程師或行業應用型創新人才為目標,設有13個教學單位及機械、電子信息、土木水利、審計、美術與書法、設計等6個專業碩士點,38個本科招生專業,涵蓋工、管、藝、理、文、經、醫7個學科門類。
浙江樹人學院創辦于1984年,是一所由浙江省政協創立、省教育廳主管的社會力量辦學本科高校。辦學40年來,學校辦學質量穩步提升,社會聲譽不斷提高,已培養出近12萬名專業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人文素質好、具有吃苦耐勞精神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學校現有杭州拱宸橋與紹興楊汛橋兩個校區,占地1230余畝,總建筑面積約66萬平方米。設有院士領銜的樹蘭國際醫學院等12個二級學院。
浙江樹人學院創辦于1984年,是一所由浙江省政協創立、省教育廳主管的社會力量辦學本科高校。2004年,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視察學校,高度肯定了學校的辦學道路并提出了殷切希望。辦學40年來,學校辦學質量穩步提升,社會聲譽不斷提高,已培養出近12萬名專業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人文素質好、具有吃苦耐勞精神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引領。學科涵蓋醫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理學、法學、工學、藝術學等8大學科門類,形成了基礎扎實、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有5個省一流學科,教育部高校思政創新發展中心、教育部白俄羅斯國別與區域研究中心和省現代服務業研究中心3個省部級研究基地,2個省行業平臺,1個省創新團隊,25個校級研究機構及平臺。開設52個本科專業,8個專科專業。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省級重點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優勢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新興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開設3000多門課程,其中,國家級一流建設課程2門,省級一流建設課程106門。“浙江省污染暴露與健康干預重點實驗室”為浙江省重點實驗室(培育),計算機教學、化學實驗教學、城建工程、信息與電子工程等4個實驗中心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基于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戰略需要,學校正加快建設交叉科學研究院、“醫工信”研究院及現代服務業研究基地等平臺。
相關推薦:
DeepSeek中國大學排名2025最新(Top100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