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全國雙一流大學排名前十名:北京大學(全國排名第1)、清華大學(全國第2)、中國科學院大學(全國第3)、復旦大學(全國第4)、浙江大學(全國第5)、上海交通大學(全國第6)、南京大學(全國第7)、華中科技大學(全國第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全國第9)、武漢大學(全國第10)。
雙一流是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略。目前國內雙一流大學共計147所,能評選進雙一流大學,不僅說明綜合實力強,而且還有至少一門國內名列前茅的強勢學科。
近日,校友會發布了關于今年最新的中國雙一流大學綜合排名榜單。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這份榜單。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星級 | 辦學層次 |
---|---|---|---|
1 | 北京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復旦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浙江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上海交通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7 | 南京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8 | 華中科技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9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10 | 武漢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11 | 南開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中國人民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13 | 中山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北京師范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西安交通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國防科技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16 | 山東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同濟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四川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廈門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1 | 東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天津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西北工業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4 | 北京理工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5 | 華南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華東師范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6 | 吉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上海科技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7 | 大連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8 | 中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9 | 中國農業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9 | 東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1 | 電子科技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湖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重慶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34 | 蘭州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北京科技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6 | 武漢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7 | 西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8 | 南京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8 | 蘇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0 | 華東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1 | 北京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2 | 華中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3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4 | 暨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5 | 南京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6 | 北京郵電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7 | 中國海洋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7 | 華中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8 | 南昌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9 | 華南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1 | 江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上海財經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2 | 南京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3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4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5 | 合肥工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6 | 南方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7 | 北京化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7 | 湖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8 | 西南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8 | 東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9 | 鄭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9 | 華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0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1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1 | 海軍軍醫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3 | 河海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4 | 北京林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4 | 寧波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7 | 南京林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7 | 北京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9 | 西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9 | 上海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71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1 | 空軍軍醫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1 | 中國政法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2 | 西南財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72 | 福州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5 | 中國礦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7 | 首都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9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0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80 | 中國傳媒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0 | 陜西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1 | 中央民族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1 | 貴州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3 | 東華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83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6 | 安徽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7 | 河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0 | 云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90 | 山西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3 | 中央財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97 | 東北林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8 | 東北農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9 | 遼寧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1 | 天津醫科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3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4 | 湘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4 | 南京醫科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5 | 長安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7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7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08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08 | 中國藥科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10 | 華北電力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0 | 北京體育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12 | 四川農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2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15 | 太原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5 | 河北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5 | 西南石油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5 | 外交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15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20 | 內蒙古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0 | 廣西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3 | 南京郵電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5 | 廣州醫科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4 | 中央戲劇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35 | 大連海事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5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35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38 | 天津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54 | 海南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156 | 成都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73 | 寧夏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175 | 新疆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76 | 中央音樂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76 | 中央美術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76 | 上海音樂學院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83 | 中國美術學院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202 | 上海體育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209 | 上海海洋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09 | 青海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226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28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28 | 中國音樂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31 | 延邊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231 | 石河子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235 | 西藏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位居第三位的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大家并不陌生,簡稱“國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為辦學模式、研究生教育為辦學主體、精英化本科教育為辦學特色的創新型大學。
國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為本、協同創新、服務國家”為辦學理念,與中國科學院直屬研究機構(包括所、院、臺、中心等)在管理體制、師資隊伍、培養體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在2024年5月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數據中,國科大國際排名17,位列內地高校第一。
國科大建立了一批科教融合學院,推進學校的教育平臺與中國科學院有關研究所的人才隊伍、科研平臺高度融合。由高水平研究所承辦科教融合學院,在研究所的著名實驗室基礎上建立學院教研室,承擔本科教學培養任務;各個學科凝聚了一大批高水平優秀科學家,參與教學的總體設計并走上了國科大的講臺;直接將研究所最優質的科研資源和智力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和教師資源,實現學院與研究所的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
大家比較熟悉的南開大學,這榜單中排名第11,未進入前10。在世界一流學科上,南開大學僅有一門,世界知名高水平學科占5個,整體實力比武漢大學略遜一籌,因此排在第11位。
四川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和天津大學均進入前20榜單,這些大學不僅頭銜多,綜合實力也非常厲害,歷年高考吸引的也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高分學霸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雙一流榜單中國,北京協和醫學院排名第33名,雖然相比2024年下降了1來名;但前20名除北京協和醫學院外,都是我國985工程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也是醫藥類大學中排名最靠前的大學。它是我國唯一一所衛健委直屬大學,擁有國內最頂尖的臨床醫療水平。
隨著雙一流大學的不斷壯大,其畢業生也備受企業青睞。在當前的就業市場上,擁有雙一流大學學歷的畢業生往往能夠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待遇。尤其是能進入到雙一流大學的頂尖專業里,基本在行業領域邁入最高水平了。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國雙一流大學已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的中流砥柱,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壯大做出了重要貢獻。考生和家長朋友在報考時,選擇適合自己的雙一流大學,不僅能夠為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對將來的就業發展也有更多的好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