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雙非大學排名前十名: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全國排名第9),燕山大學(全國第61),揚州大學和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全國第64),首都醫科大學和福建師范大學(全國第71),上海理工大學和空軍工程大學(全國第72),江蘇大學(全國第76),浙江工業大學、河北大學和浙江師范大學(全國第77)。
所謂的雙非大學,是指那些既沒有被列入985、211名單,也未被選為“雙一流”的高等院校。盡管目前國內對985和211等重點大學的青睞程度較高,但占比更大、數量更多的仍然是雙非本科大學。
其實雙非院校中也有不少實力強勁、專業特色鮮明的高校。下面,新高考網帶你來看一看2025年雙非大學排名前30強,看一看你心目中大學排名多少?
校友會2025中國雙非大學排名30強 | |||
---|---|---|---|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星級 | 辦學層次 |
9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61 | 燕山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4 | 揚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4 | 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1 | 首都醫科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71 | 福建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2 | 上海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2 | 空軍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76 | 江蘇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7 | 浙江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7 | 河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7 | 浙江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9 | 深圳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9 | 陸軍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80 | 海軍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83 | 武漢科技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5 | 南京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5 | 南方醫科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7 | 深圳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7 | 西湖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9 | 齊魯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0 | 河南科技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0 | 陸軍軍醫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94 | 湖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5 | 福建農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6 | 東北財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99 | 江西財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99 | 山東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1 | 黑龍江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2 | 山東農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在上面的雙非大學排名30強名單一覽表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問鼎中國雙非大學最新排行榜冠軍寶座,排在第一名,在全國大學中排名第9名。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排行榜中位列前面那些高校,各有什么特色。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簡稱中國社科院 ),隸屬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坐落于北京,2017年5月成立。雖不是雙一流高校,但依托社科院的光環和底蘊,其綜合實力可與一些雙一流院校相比肩,是相當有潛力的一所高校。
該校聘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研究員、副研究員、學科帶頭人,及國內外知名教授、國家長江學者、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內外知名學科帶頭人和領軍人才,組建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師資隊伍,為本科生的教學培養提供有力支撐。
特色培養方式包括“師徒制”指導模式,設立本科生學業導師,每位導師指導2-5名學生;“本-碩-博”一體化培養,在某些基礎學科和重點學科開展連續培養試點;國際聯合培養,赴海外繼續攻讀學位;教學與科研結合,鼓勵本科生參與學校和導師的科研活動等。
燕山大學,是一所相對低調的大學,但也是一所學科優勢較明顯的一所大學。其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是河北省、教育部、工信部與國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前身起源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后歷經東北重型機械學院,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97年定名為燕山大學。
其理工科相關學科是學校的優勢學科,例如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尤其是機械工程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的學科評估中獲得A-評分,是燕山大學的王牌學科,在全國各高校的同類學科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也成為很多考研考生報考的熱門。
揚州大學,簡稱“揚大”,坐落于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揚州,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蘇省人民政府和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
學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創辦的通州師范學校和通海農學堂。經過多次調整和合并,揚州大學于1992年由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等六所高校合并組建而成。
揚州大學學科門類齊全,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3大學科門類。學校擁有博士后流動站2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0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3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34個。揚州大學的人才培養能力持續提高,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