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合肥工業大學最新排名全國第62名(綜合排名數據)。
排在合肥工業大學前3位的分別是:華中師范大學(綜合排名:60)、深圳大學(綜合排名:61)、江南大學(綜合排名:62),排在后3位的分別是中國藥科大學(綜合排名:63)、華北電力大學(保定)(綜合排名:64)、東華大學(綜合排名:64)。
該排名數據來自“校友會”、“軟科”、“QS”、“USNews”、“快志愿”等第三方機構發布的全國大學排行榜,僅供參考!
一:歷年合肥工業大學全國排名榜
1.合肥工業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軟科版)
按軟科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合肥工業大學2023年和2024年在全國排名都是第83位,而到了2025年,其排名提升至第79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5 | 79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4 | 83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3 | 83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2 | 83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1 | 82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合肥工業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校友會版)
按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大學排行榜看,合肥工業大學2023年、2024年在全國排名分別為第47位和第54位,而到了2025年,其排名下降至第55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5 | 55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中國一流大學 |
2024 | 54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中國一流大學 |
2023 | 47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中國一流大學 |
2022 | 49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中國一流大學 |
2021 | 53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中國一流大學 |
3.合肥工業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USU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合肥工業大學2021、2022年在全國排名分別為第76位和第80位,而到了2023年,其排名下降至第88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3 | 88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2 | 80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1 | 76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合肥市 | 理工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二:合肥工業大學簡介
學校深懷“工業報國”之志,秉承“厚德、篤學、崇實、尚新”的校訓,以“培養德才兼備,能力卓越,自覺服務國家的骨干與領軍人才”為人才培養總目標,形成了“工程基礎厚、工作作風實、創業能力強”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培育踐行“愛國愛校、篤學問道、團結合作、盡己奉獻、追求一流”的校園文化,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培養的每千名畢業生中至少有一人成長為行業領軍人才,“千人一名領軍人才”的人才培養成效被新華社等主流媒體廣泛報道。學校已經成為國家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學校現有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學校先后入選全國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試點單位、“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高校、“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建設單位等。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雙一流 | 是 | 主管單位 | 教育部 |
創建時間 | 1945年 | 博士點數量 | 19 |
碩士點數量 | 39 | 學校類型 | 理工類 |
所在城市 | 合肥市 | 辦學層次 | 211,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