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最新排名全國第95名(綜合排名數據)。
排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前3位的分別是:浙江工業大學(綜合排名:92)、安徽大學(綜合排名:93)、東北財經大學(綜合排名:94),排在后3位的分別是南昌大學(綜合排名:96)、中央美術學院(綜合排名:97)、寧波大學(綜合排名:97)。
該排名數據來自“校友會”、“軟科”、“QS”、“USNews”、“快志愿”等第三方機構發布的全國大學排行榜,僅供參考!
一:歷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全國排名榜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軟科版)
按軟科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23年、2024年在全國排名分別為第90位和第103位,而到了2025年,其排名提升至第95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5 | 9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4 | 10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3 | 9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2 | 9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1 | 9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校友會版)
按艾瑞深中國校友會大學排行榜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23年、2024年在全國排名分別為第116位和第125位,而到了2025年,其排名下降至第127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5 | 12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024 | 12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023 | 116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022 | 132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021 | 12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全國排名一覽表(USUews版)
按USNews排名版大學排行榜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21、2022年在全國排名分別為第41位和第43位,而到了2023年,其排名下降至第46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2023 | 46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2 | 4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2021 | 4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南京市 | 理工 | 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簡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前身為南京氣象學院,始建于1960年,隸屬原中央(軍委)氣象局,是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氣象本科院校,被譽為“氣象人才的搖籃”。學校1978年被列入首批88所全國重點大學,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劃轉江蘇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7年以來,學校先后實現了江蘇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現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
學校堅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學科研資源豐富。全國唯一地方院校首批教育部“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首批“國優計劃”項目高校。獲批計算機科學、數學江蘇省級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人工智能產業學院獲批國家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建有物聯網智能終端省級產業學院。建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19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多個實踐教學平臺。30個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6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5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個專業分別通過英國皇家學會和CLIP國際認證,5個專業獲批省級產教融合型品牌專業,3個專業獲批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專業,擁有1個省級產教融合重點基地。聚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開設大氣科學拔尖班、國科大聯培班、社科大聯培班、華為實驗班、騰訊實驗班、京東實驗班、奇安信實驗班、海康威視實驗班等。31門課程獲批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1門課程獲批省級一流課程,獲批3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以及4門省級產教融合型一流課程。獲全國首屆教材建設先進個人1人。建有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氣候與環境變化國際聯合實驗室、數字取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水利部水文氣象災害機理與預警重點實驗室(籌)、中國氣象局氣溶膠與云降水重點實驗室、中國氣象局生態系統碳源匯重點開放實驗室(培育類)等40多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建有“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和“大氣環境與裝備技術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其中“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入選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獲批中國科協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建有中國科協科普中國共建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自然資源部科普教育基地和5個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大氣科學學報》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閱江學刊》入選全國首批哲學社會科學期刊重點專欄,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AMI)。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268萬余冊,數據庫總量近60種,中外電子圖書195萬余種,電子期刊169萬余冊,年訂閱紙質中外期刊230種,是國內大氣科學類文獻最齊全的高校圖書館。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是 | 主管單位 | 省政府 |
創建時間 | 1960年 | 博士點數量 | 7 |
碩士點數量 | 25 | 學校類型 | 理工類 |
所在城市 | 南京市 | 辦學層次 | 雙一流,研究生院,保研,國重點,省部共建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