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非211工程大學排名前十名:中國科學院大學(全國排名第3),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全國第9),上海科技大學(全國第26),華南農業大學(全國第49),南方科技大學(全國第56),燕山大學和海軍軍醫大學(全國第61),寧波大學、揚州大學和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全國第64)。
211大學雖然是很多家長和學生心目中比較向往考上的理想大學,但隨著各地對于優質高等院校的迫切需求,各區域、各省份高校實力的差距逐漸縮小,并涌現了一大批沒有211工程大學頭銜,但實力上升較快的大學,是考生報考的優選。
那么,對于我國數量眾多的非211工程大學而言,哪些高校的綜合實力相對較強、辦學水平最高?下面新高考志愿填報平臺整理校友會2025中國大學排名數據,給大家分享非211大學排行榜百強最新名單,看一看你心目中大學排名多少?僅供考生和家長參考。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星級 | 辦學層次 |
---|---|---|---|
3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9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26 | 上海科技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49 | 華南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6 | 南方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1 | 燕山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1 | 海軍軍醫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4 | 寧波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4 | 揚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4 | 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7 | 南京林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71 | 福建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1 | 空軍軍醫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1 | 首都醫科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72 | 上海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2 | 空軍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76 | 江蘇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7 | 河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7 | 浙江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7 | 首都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7 | 浙江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9 | 陸軍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79 | 深圳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0 | 海軍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83 | 武漢科技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5 | 南京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5 | 南方醫科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7 | 河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7 | 深圳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7 | 西湖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9 | 齊魯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0 | 河南科技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0 | 山西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0 | 陸軍軍醫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94 | 湖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5 | 福建農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6 | 東北財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99 | 江西財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99 | 山東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1 | 黑龍江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2 | 山東農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3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04 | 湘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4 | 南京醫科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5 | 廣東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5 | 中國醫科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8 | 湖南農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8 | 北京語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08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09 | 浙江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9 | 河北醫科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9 | 山西醫科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9 | 西北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1 | 昆明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1 | 重慶醫科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3 | 華僑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3 | 西安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5 | 西南石油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5 | 浙江工商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5 | 天津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5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15 | 外交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19 | 廣州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0 | 山東財經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0 | 安徽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3 | 南京郵電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3 | 長沙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5 | 長江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5 | 廣州醫科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5 | 河南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6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6 | 江西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7 | 湖北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7 | 三峽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7 | 武漢紡織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7 | 云南民族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27 | 中南民族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27 | 北京電影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27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4 | 山東科技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4 | 華東政法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4 | 中央戲劇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35 | 汕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5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35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35 | 上海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7 | 江西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7 | 河北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8 | 東北電力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8 | 東莞理工學院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138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8 | 青島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8 | 陜西科技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8 | 天津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8 | 武漢輕工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145 | 沈陽農業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145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45 | 杭州師范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145 | 西南政法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據榜單顯示,一共有101所高校上榜,包括我國知名度相對較高的中國科學院大學、燕山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也包括各省份、區域典型高校的浙江工業大學、河南大學等。
其中,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好的非211工程大學,分別居全國高校第3名、第9名、第26名。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排行榜中位列前面那些高校,各有什么特色。
中國科學院大學大家并不陌生,簡稱“國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為辦學模式、研究生教育為辦學主體、精英化本科教育為辦學特色的創新型大學。
國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為本、協同創新、服務國家”為辦學理念,與中國科學院直屬研究機構(包括所、院、臺、中心等)在管理體制、師資隊伍、培養體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在2024年5月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數據中,國科大國際排名17,位列內地高校第一。
國科大建立了一批科教融合學院,推進學校的教育平臺與中國科學院有關研究所的人才隊伍、科研平臺高度融合。由高水平研究所承辦科教融合學院,在研究所的著名實驗室基礎上建立學院教研室,承擔本科教學培養任務;各個學科凝聚了一大批高水平優秀科學家,參與教學的總體設計并走上了國科大的講臺;直接將研究所最優質的科研資源和智力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和教師資源,實現學院與研究所的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簡稱中國社科大),位于北京市,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為基礎,整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資源而組建,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流文科大學。
學校擁有校本部和燕郊、青島2個在建校區,共有科研專業人員3000余人;設有8個學院,開辦7個本科專業;擁有博士學位一級學科15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17個;博士學位二級學科108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1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7個、北京市重點學科5個。
中國社科大隸屬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聘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研究員、副研究員、學科帶頭人,及國內外知名教授、國家長江學者、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內外知名學科帶頭人和領軍人才,組建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師資隊伍,為本科生的教學培養提供有力支撐。
上海科技大學,簡稱“上科大”,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咨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共同舉辦、共同建設,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負責日常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自建立以來,學校努力建設和發展成為一所小規模、高水平、國際化的研究型、創新型大學。2022年2月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上科大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是建設中的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張江實驗室、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等國家級科研機構和大科學設施融為一體。校園占地約900畝,總建筑面積約70萬平方米,校園建設充分體現以“學生教師為本、教學科研融合、綠色環保智能”的規劃設計理念。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