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部屬大學排名前十名:北京大學(全國排名第1)、清華大學(全國第2)、中國科學院大學(全國第3)、復旦大學(第4)、浙江大學(第5)、上海交通大學(第6)、南京大學(第7)、華中科技大學(第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第9)、武漢大學(第10)。
部屬高校,是我國國務院組成部門及其直屬機構直屬管理的一批高校,是中國高校的的先行者和領導者,也是我國高校綜合實力較好的一批大學。包括教育部、外交部、工信部、農業農村部、民政部、公安部等直屬大學。
那么,對于我國高校而言,哪些高校的綜合實力相對較強呢?哪些部屬大學更值得考生和家長選擇報考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2025年部屬大學最新實力排名,看一看你所在的大學排名多少?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星級 | 辦學層次 |
---|---|---|---|
1 | 北京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復旦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浙江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上海交通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7 | 南京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8 | 華中科技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9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9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10 | 武漢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11 | 南開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中國人民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13 | 中山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北京師范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西安交通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國防科技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16 | 山東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同濟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四川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廈門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1 | 東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天津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西北工業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4 | 北京理工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5 | 華南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華東師范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6 | 吉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上海科技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7 | 大連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8 | 中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9 | 中國農業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9 | 東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1 | 電子科技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湖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重慶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34 | 蘭州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北京科技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6 | 武漢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7 | 西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8 | 南京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0 | 華東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1 | 北京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2 | 華中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3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4 | 暨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5 | 南京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6 | 北京郵電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7 | 中國海洋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7 | 華中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1 | 江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上海財經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3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4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5 | 合肥工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7 | 北京化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8 | 西南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8 | 東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0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1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1 | 海軍軍醫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3 | 河海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4 | 北京林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4 | 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1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1 | 空軍軍醫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1 | 中國政法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2 | 西南財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72 | 空軍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75 | 中國礦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9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9 | 陸軍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80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80 | 中國傳媒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0 | 海軍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80 | 陜西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1 | 中央民族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3 | 東華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83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0 | 陸軍軍醫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93 | 中央財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97 | 東北林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3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5 | 長安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7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7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08 | 中國藥科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08 | 北京語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10 | 華北電力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0 | 北京體育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12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13 | 華僑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5 | 外交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27 | 中南民族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34 | 中央戲劇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35 | 大連海事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66 | 西南民族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76 | 中央音樂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76 | 中央美術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87 | 北方民族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212 | 西北民族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228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61 | 大連民族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296 |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323 |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334 | 華北科技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353 |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363 |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379 | 中國民航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379 |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389 | 中國人民警察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395 | 防災科技學院 | 1★ | 區域知名大學 |
395 | 國際關系學院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09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456 | 中華女子學院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468 | 上海海關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487 | 南京警察學院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499 | 鄭州警察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510 | 中國消防救援學院 | 2★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在這份榜單中,共計123所部屬高校進入榜單,包括我國頂尖高校的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也包括各省份、區域重點院校的武漢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
從整體來看,部屬高校由于其享有更大的支持,不管是師資力量上、還是學校硬件實施上都居我國高校前列。其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居部屬大學榜單前10名,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好的大學,也都為原985工程大學,居全國高校前10名。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是由國家舉辦、中國科學院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一所以科教融合為辦學模式、研究生教育為辦學主體、精英化本科教育為辦學特色的創新型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前身是1963年開始試辦的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1977年正式成立,次年首批研究生入學。1982年之后,中國科學院批準同時使用校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2000年1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及教育部核準校名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6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并于201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13年,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院加入中歐商校聯盟。2015年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2017年加入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019年簽約加入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
國科大建立了一批科教融合學院,推進學校的教育平臺與中國科學院有關研究所的人才隊伍、科研平臺高度融合。由高水平研究所承辦科教融合學院,在研究所的著名實驗室基礎上建立學院教研室,承擔本科教學培養任務;各個學科凝聚了一大批高水平優秀科學家,參與教學的總體設計并走上了國科大的講臺;直接將研究所最優質的科研資源和智力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和教師資源,實現學院與研究所的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
除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之外,也有部分的非211工程大學進入榜單,上榜高校包括華僑大學、大連民族大學、華北科技學院、上海海關學院、鄭州警察學院等,雖然實力與綜合性大學之間有差距,但就其特色專業而言,卻是我國不可忽視的高校之一,是考生報考性價比較高的一批大學。
例如上海海關學院,位于魔都上海市,是海關總署主管高校,由海關總署與上海市共建,其海關管理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法學、稅務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都為上海海關學院的優勢和特色專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