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程學院是一所省重點、研究生院大學,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12個學院,57個本科專業,1個專科專業,那么南昌工程學院王牌專業有哪些,排名怎么樣?學什么專業好?
1、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水利水電工程。
2、江西省級特色專業7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能源與動力工程。
這些都是南昌工程學院優勢特色專業,是本校排名最好的專業,也是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南昌工程學院專業排名榜,歡迎參考!
南昌工程學院王牌專業排名(應用型):水利水電工程(全國第1名)、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全國第1名)、環境設計(全國第1名)、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全國第1名)、農業水利工程(全國第1名)、測繪工程(全國第1名)、園林(全國第1名)、土木工程(全國第2名)、能源與動力工程(全國第5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全國第6名)。
專業檔次 |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A++ | 1 | 水利水電工程 | 7★ | 世界知名、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1 |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1 | 環境設計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1 |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1 | 農業水利工程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1 | 測繪工程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1 | 園林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2 | 土木工程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5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6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14 | 機械電子工程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44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45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63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6★ | 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
A | 5 | 地質工程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6 | 工業設計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8 | 城鄉規劃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9 | 廣播電視學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19 | 車輛工程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35 | 自動化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38 | 市場營銷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A | 62 | 英語 | 5★ | 中國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10 |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16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19 | 翻譯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A | 23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35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43 | 產品設計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56 | 物流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72 | 視覺傳達設計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74 | 通信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95 | 軟件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116 | 電子信息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 |
B+ | 8 |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18 | 應用統計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24 | 投資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24 | 風景園林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52 | 審計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58 | 工程造價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67 | 建筑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75 | 人力資源管理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B+ | 109 | 電子商務 | 3★ | 中國區域一流應用型專業 |
1.水利水電工程
本專業是以力學、水文學等為基礎,研究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相關的基本理論及工程設計、施工管理方法,研究消除水災、科學利用水資源及水能資源的綜合性學科。隨著我國乃至全球水資源的嚴重短缺、能源危機的日益加劇,加快江河治理、優先發展水電、開發利用水能——清潔再生能源,以及水資源優化配置成為當務之急,這使該專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在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屬于工學中的電氣類。專業目錄調整后,以前電氣信息類中的部分專業合并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這一專業所涉及的范圍較廣,不同的大學在課程設置上都會有各自的側重點,傳統的電氣工程專業主要培養的是在電能的發、送、配、用四個階段的設計、安裝和維護人才。簡單的來說,就是培養電氣工程師的專業。如發電機的維護、變壓器的安裝檢測、輸電線路的設計、安裝后的調試,這些都是電氣工程師的工作內容。
3.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專業,是大學的一種自然學科。專門培養掌握各類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隧道、橋梁建筑、水電站、港口及近海結構與設施。所謂的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關的基礎建設的計劃、建造和維修。一般的土木工作項目包括:道路、水務、渠務、防洪工程及交通等。從狹義定義上來說,土木工程也就是民用工程,即建筑工程(或稱結構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巖土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鐵路工程等這個小范圍。
4.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作為多學科綜合和交叉性學科,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在2001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建設學科,其主要任務是解決我國對水土資源保護、改良和合理利用所提出的關鍵理論與技術問題,在生態環境建設、生態安全和水土資源開發與保護等方面有著寬廣的研究和應用領域。
5.英語
英語是國際指定的官方語言(作為母語),也是世界上最廣泛的第一語言,也是歐盟以及許多國際組織以及英聯邦國家的官方語言,擁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語使用者人數,僅次于漢語和西班牙語母語使用者人數。
南昌工程學院前身為1958年創建的江西水利電力學院,曾先后隸屬水利電力部、水利部,現為江西省人民政府與水利部共建的公辦普通本科高校。學校歷經江西省水利水電學校大專部、江西工學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專科學校、南昌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南昌水利水電高等專科學校等階段,成為全國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學校是國務院批準具有碩士和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是江西省“十四五”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定向培養軍士院校,是江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理學、農學、文學、經濟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水利電力特色鮮明的高校。學校地處“英雄城”南昌市,擁有瑤湖和彭橋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046.9畝,校舍建筑面積70.59萬平方米,在金溪縣建有面積達1000畝的科教基地。校園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是全國首家校園型省級水利風景區。
學校堅持“四個面向”,踐行“四個服務”,充分發揮水利電力辦學優勢,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現有各類科研創新平臺38個,擁有鄱陽湖流域水工程安全與資源高效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級創新平臺,有流域生態智能監測與綜合治理江西省重點實驗室、江西省高壓大功率電力電子與電網智能量測工程研究中心等1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重點研究基地等)。國家級學會南方水土保持研究會、江西省電子學會掛靠我校。特聘教師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一等獎1項。近五年學校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35項,其中“旱區農田蒸散發長期定位觀測、機理與模擬研究”項目2022年榮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一等獎4項、江西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3項,稀土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學校主動融入浙贛粵大運河工程,積極參與特高壓入贛工程,在水工程安全、生態水利、智慧水利、智能電網等領域開展科技成果應用推廣。深化校地合作,與省水利廳、贛州市、撫州市、廬山市、金溪縣等省直單位及地方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推進海綿城市、水利電力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加強校校合作,與上海大學、河海大學、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開展戰略合作,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強化校企合作,與中國葛洲壩集團、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江西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國網江西電力公司等企事業單位開展科技合作,近五年,縱向科研項目700余項、橫向科研項目500余項,累計科研經費5.5億元。其中,國家基金項目85項、揭榜掛帥項目5項,校企合作項目《我國南方香料樟樹高效種植與精深加工全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獲批為江西省2020年度重大科技研發專項。成立金溪科教基地和金溪區域綜合檢測中心,推動樟樹良種選育及開發利用,在江西、廣西、云南等地推廣種植,促進地方特色經濟發展。學校獲批為江西省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大學科技園被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眾創空間”“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