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科技大學是一所保研、研究生院大學,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16個學院,76個本科專業,8個專科專業,那么內蒙古科技大學王牌專業有哪些,排名怎么樣?學什么專業好?
1、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采礦工程。
2、學科評估(第四輪):B-(冶金工程)、C-(礦業工程)。
這些都是內蒙古科技大學優勢特色專業,是本校排名最好的專業,也是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內蒙古科技大學專業排名榜,歡迎參考!
內蒙古科技大學王牌專業排名(研究型):冶金工程(全國第12名)、金屬材料工程(全國第13名)、地質工程(全國第21名)、采礦工程(全國第24名)、建筑學(全國第24名)、小學教育(全國第31名)、自動化(全國第41名)、生物工程(全國第47名)、土木工程(全國第47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全國第54名)。
專業檔次 |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A | 12 | 冶金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B++ | 13 | 金屬材料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1 | 地質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4 | 采礦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4 | 建筑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1 | 小學教育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1 | 自動化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7 | 生物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47 | 土木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54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4 | 放射醫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7 | 礦物資源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0 | 復合材料與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22 | 礦物加工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39 | 中醫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48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51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53 | 安全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54 | 口腔醫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55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56 | 工程力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61 | 預防醫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66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66 | 產品設計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69 | 物聯網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80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83 | 應用物理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03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22 | 生物技術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34 | 思想政治教育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41 | 通信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42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51 | 漢語言文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59 | 金融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67 | 環境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207 | 工商管理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208 | 法學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327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采礦工程
采礦工程專業系地礦類專業,主要研究學習礦床開采的理論和方法,發展礦業新技術。國際上采礦專業出現較早,在西方產業革命期間已規模初具,具有悠久的歷史。中國最早在1909年于中國礦業大學成立該專業,當時的名稱是焦作路礦學堂。采礦工程專業承擔推進采礦技術的發展,使采礦工程符合安全、經濟、高效等高質量管理特征。
內蒙古科技大學坐落在首批全國文明城市、美麗的草原鋼城——包頭市,是一所以冶金、礦業、煤炭、稀土為特色,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藝術、教育等學科相結合,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人才培養體系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理念,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構建了以包頭市為重點的新型城校融合發展模式,以包鋼集團為重點的新型校企融合發展模式,以北京科技大學為重點的新型校校融合發展模式,以校友會、理事會為平臺,與社會各界合作的有效模式。學校主動服務“向北開放橋頭堡”戰略部署,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計劃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推進與蒙古、俄羅斯、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教育合作,順利加入中烏大學聯盟。到目前,已與36個國家和地區的100所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關系,累計招收來自蒙古、美國、烏克蘭、韓國等國家的長短期留學生120余人次,派出190余個團組、340余人次出國(境)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或學習培訓,180余名學生赴國(境)外高校交流學習或攻讀學位,曾與澳大利亞科廷大學、伊迪斯·科文大學實施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培養學生7500余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