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學是一所省重點、保研、研究生院大學,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8個學院,44個本科專業,那么北京建筑大學王牌專業有哪些,排名怎么樣?學什么專業好?
1、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建筑學、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
2、北京市級特色專業7個:建筑學、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測繪工程、自動化。
3、學科評估(第四輪):B(建筑學、土木工程)、B-(城鄉規劃學)、C+(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C(控制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工程、風景園林學)。
這些都是北京建筑大學優勢特色專業,是本校排名最好的專業,也是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北京建筑大學專業排名榜,歡迎參考!
北京建筑大學王牌專業排名(研究型):建筑學(全國第6名)、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全國第2名)、風景園林(全國第6名)、城鄉規劃(全國第14名)、土木工程(全國第19名)、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全國第1名)、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全國第2名)、工程造價(全國第4名)、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全國第15名)、測繪工程(全國第17名)。
專業檔次 |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A+ | 6 | 建筑學 | 6★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
A+ | 2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6 | 風景園林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4 | 城鄉規劃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9 | 土木工程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1 |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2 | 歷史建筑保護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4 | 工程造價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5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7 | 測繪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20 | 工程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0 | 機械電子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3 | 交通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25 | 車輛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30 | 環境工程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60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12 | 自動化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50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59 | 機械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80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85 | 工業設計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B+ | 105 | 環境設計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1.建筑學
建筑學專業,從廣義上來說,是研究建筑及其環境的學科。在通常情況下,以及按其作為外來語所對應的詞語(由歐洲至日本再至中國)的本義,它更多的是指與建筑設計和建造相關的藝術和技術的綜合。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建筑學所涉及的建筑藝術和建筑技術、以及作為實用藝術的建筑藝術所包括的美學的一面和實用的一面,它們雖有明確的不同但又密切聯系,并且其分量隨具體情況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2.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專業,是大學的一種自然學科。專門培養掌握各類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隧道、橋梁建筑、水電站、港口及近海結構與設施。所謂的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關的基礎建設的計劃、建造和維修。一般的土木工作項目包括:道路、水務、渠務、防洪工程及交通等。從狹義定義上來說,土木工程也就是民用工程,即建筑工程(或稱結構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巖土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鐵路工程等這個小范圍。
3.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
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等文件的通知中,建筑節能技術與工程、建筑設施智能技術(部分)、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合并為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主要培養能夠從事以下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1)能從事建筑物采暖、空調、通風除塵、空氣凈化和燃氣應用等系統與設備以及相關的城市供熱、供燃氣系統與設備的設計、安裝調試與運行工作。(2)能夠以工程技術為依托,以建筑智能化系統為平臺,對工業建筑及大型現代化樓宇中環境系統和供能設施的設計、安裝、估價、調試、運行、維護,技術經濟分析和管理。(3)能適應低碳經濟建設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具備建筑節能設計、建造、運行管理的基本理論與專業技能,知識面寬,具有向土建類相關領域拓展滲透的能力,適應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
4.給水排水工程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是工科學科中的一種,簡稱給排水。給排水科學與工程一般指的是城市用水供給系統、排水系統(市政給排水和建筑給排水),簡稱給排水。給排水工程主要有三個發展方向:一是給水工程,二是排水工程,三是建筑給排水。
5.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專業是新興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交叉復合性學科,授予管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未來能夠在國內外工程建設和房地產領域從事項目決策、項目投資與融資、項目全過程管理和經營管理。
學校有西城和大興兩個校區,擁有近千余畝美麗校園。西城校區占地167畝,大興校區占地960畝,校舍建筑總面積49.02萬平方米。兩校區校園環境優美,建筑特色鮮明,學生不出校門就能領略到不同的建筑特色與魅力。學校圖書館紙質藏書119萬冊、在線閱覽的電子圖書190萬冊,大型開放的電子文獻數據庫63個,與住建部共建中國建筑圖書館,是全國建筑類圖書種類較為齊全的高校。學校現有10個學院和1個基礎教學單位,各類在校生11746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8249人,碩士研究生3326人,博士研究生171人?,F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交叉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學位類別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擁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3個(建筑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第五輪學科評估中,龍頭學科優勢進一步提升,工科整體優勢進一步凸顯,70%位列 B 檔次?!肮こ虒W”、“環境/生態學”先后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F有35個本科專業,其中獲批國家級、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5 個,達到全部本科招生專業的70%。11個專業順利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或住建部專業評估,在全國建筑類高校中名列前茅。學校堅持質量立校,教育教學成果豐碩。2014年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在近3屆北京市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得一等獎15項。擁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4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2個北京市校內創新實踐基地、1個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學校連續七次榮獲北京高校紅色“1+1”示范活動評比一等獎,2個本科生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1個研究生黨支部入選全國“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學?!胺帐锥肌膫€中心’功能建設‘百團行動計劃’”項目入選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并連續3次獲得首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實效獎,連續3年榮獲“北京高校十佳班集體”。獲得全國優秀共青團員、2021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單位、全國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等榮譽稱號。近五年來,學生在“挑戰杯”、“互聯網+”等高水平學科競賽中獲得國際級獎項19項、國家級獎項800余項、省部級獎項近800項。學?,F有教職工1196人,其中專任教師782人,高級職稱教師474人,教授169人,博士生導師78人。擁有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國家杰青1人,教育部人才項目特聘教授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和全國優秀教師3人,國家級人才項目入選者2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4人,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1人,教育部人才項目青年項目1人,國家級人才項目青年項目2人,北京學者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2人,中科院人才項目入選者2人,青年北京學者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1人。獲得梁思成建筑獎1項、世界人居獎1項,擁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北京市委組織部青年拔尖團隊、北京市教委高水平科研創新團隊、北京市教委高水平教學創新團隊、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等各類省部級團隊30個。
學校始終堅持面向學術和行業發展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家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進行科研活動?,F有北京節能減排與城鄉可持續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創新中心、城市雨水系統與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28個科技創新能力強、國內外學術影響力高的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創新平臺,數量位居全國建筑類高校和北京市屬高校前列,建有全球技術水平領先的多功能振動臺陣實驗系統。學校始終強化面向國家和地區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需求,形成了建筑遺產保護、城鄉規劃與建筑設計、海綿城市建設、精密測繪與精細重構、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綠色建筑與節能技術、智能建造與智慧城市等為代表的若干在全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學科領域、科研方向和創新團隊。近年來,我校教師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260余項,其中國家級科學技術獎勵16項;近五年新增各類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400余項,科技服務經費連年超過2億元。學校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股權激勵改革工作首批試點的2所高校之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