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廣州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學校總體還行,就是宿舍太差了,六個人擠四人間,宿舍空調是中央空調,要學校規定的時間才會開放。圖書館挺大的,書也很多,飯堂有四個,無功無過吧,不算特別好吃也不算特別難吃,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口碑2:
廣州大學自由開放,有很多活動和社團,只要肯干,有很多機會的。而且作為師范生,實踐機會非常多,校領導相當重視??梢哉f廣大的師范類是很有名氣的喲
口碑3:
環境美麗。
師資能力不完善。。。。。。。。。。。。。。。。。。。。。。。。。。。。。。。。。。。。。。。。。。。。。。。。。。。。。。。。。。。。。。。。
口碑4:
廣州本地人很多,學校在努力發展但學習氛圍真的一般,社團很多并且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或是特別好,有飯堂有美食街,附近還有村落可以吃夜宵,運動場所也不錯,可以租賃羽毛球場。
口碑5:
挺好噠~~學校環境不錯,我們專業有很多牛人,可以經常跟他們取經~~~特別是有一個校學的師姐,經常會跟我們分享一些實習經驗
口碑6:
綜合性大學,很多種的專業可以選擇,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雄厚,基礎設施做得很不錯,擁有一個很大的圖書館,飯堂的味道很不錯,建筑學院是全國聞名的,擁有自有抗震技術
口碑7:
廣州的一家不錯的大學?師資還不錯?環境也不錯?我是經濟學的?目前這個就業環境還是挺看好?雖然現在畢業生很多?但相信也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口碑8:
學校還是很軟不錯的,大家學習也很有熱情,我覺得有缺點的話就是師資力量還不夠,需要多引進一些高層次人才,才能擴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還有一點就是學校商業氣息太過濃厚,很容易影響一些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沉迷在這種商業的氛圍中,從而忽視了學習,因此建議學校應該減少一些商業活動,還學生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
口碑9:
學校師資力量挺好的,學習氛圍看人,圖書館很好,食堂有三個,還有個商業中心,主要看個人喜歡。經濟和土木比較熱門吧貌似。學費應該算正常,中等。
口碑10:
廣州大學是一所正在創建高水平大學的一本大學,生活體驗說好也不太好,生活設施還算完備,畢竟有一個商中在那里放著,閑時娛樂挺好的。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廣州大學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廣州大學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廣州大學全國排名第119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98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97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76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廣州大學 | 校友會 | 119 | 廣東 廣州市 | 綜合 | 中國知名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
廣州大學 | 軟科 | 98 | 廣東 廣州市 | 綜合 | 中國知名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
廣州大學 | 武書連 | 97 | 廣東 廣州市 | 綜合 | 中國知名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
廣州大學 | 錄取難易度 | 176 | 廣東 廣州市 | 綜合 | 中國知名大學,區域一流大學 |
廣州大學簡介:
大學與城市共生共榮共成長。廣州大學是以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廣州”命名的綜合性大學,于2000年合并組建,有著90多年的辦學傳統。學校緊緊抓住國家“雙一流”建設、廣東省和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機遇,堅持“四個面向”,深化與廣州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個對接”,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師范建設,積極探索新醫科和新農科發展,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學?,F有大學城、桂花崗、黃埔研究院/研究生院“一校三園”,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0160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8595人。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設有26個專業學院,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十一大學科門類?,F有10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和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4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3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023年本科招生專業76個,其中理工類專業42個、人文社科類專業26個、藝術類專業8個,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共計52個,占2023年本科招生專業數近70%。
學校堅持科技創新戰略,面向產業和經濟社會主戰場,強化科研創新能力建設,重點布局“重大基礎設施安全+智慧運維創新樞紐”“網絡空間信息+智能應用技術創新樞紐”等2個創新樞紐,新材料新裝備新制造交叉創新等5個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設立黃埔研究院/研究生院、荔灣研究院/研究生院。現擁有國家級科研平臺(含培育基地)6個,省部級科研平臺83個。在城市基礎設施減振防災與安全、網絡空間先進技術、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智能制造、智能裝備、智慧交通、天體物理、分析科學技術、環境工程、清潔能源材料、應用數學、生物計算、分子遺傳與進化、基因編輯、地理科學、嶺南文化藝術、區域發展等領域組建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團隊。近3年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數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分別位列全國高校30位和80位左右;連續獲主持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與課題共48項。2016年以來,共申請國際、國內專利6672項,授權專利3526項,連續榮獲廣州市專利大戶榮譽稱號。論文質量穩步提升,發表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論文數不斷增加。近5年,學校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和社科獎勵131余項。獲批廣東省大學科技園,不斷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內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雙創”科技成果在大灣區轉化。2016年以來,學校與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251項。減震防災、聲像燈光、網絡安全和水環境技術等一批創新成果在廣州塔、港珠澳大橋等重大工程和冬奧會、亞運會等重大活動中得到充分應用。咨政建言作用日益凸顯,一批研究報告得到采納應用。
相關推薦:
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怎么樣好不好(口碑_全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