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學院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呼倫貝爾學院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不錯,學校建設不好,校園有點小,男生宿舍是8人間,剛修的大門不錯,夠氣派,獎學金額度太小,不過正在建設的幾個樓,還不錯,至于食堂飯菜太貴。不過東山體育館不錯,上去需要怕230個臺階,挺鍛煉身體的,噴泉挺好看的,尤其是晚上。
口碑2:
學校不是很大,教學水平感覺一般吧,學習氛圍就看班級情況了,每次一到交作業或者是要考試的時候,就是里都是人,學習的同學還是很多了,教學樓里找個空教室很難,幾乎都有人,學校本來有一個食堂,另一個食堂正在建設中,食堂飯菜還行不難吃也不貴。學校體育課就是冬天滑冰滑雪。學費的話計算機有些專業貴一點,其他的都是3500。
口碑3:
凝思勵志,德才堅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口碑4:
配套設施完善。三座食堂,每座三層。建筑學院的專業都很熱門。學費不高,正常水平。配套設施完善。三座食堂,每座三層。建筑學院的專業都很熱門。學費不高,正常水平。
口碑5:
學校學習氛圍非常的好,之子力量也很雄厚。可以專心學習,課余活動也非常豐富,可以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學校學習氛圍非常的好,之子力量也很雄厚。可以專心學習,課余活動也非常豐富,可以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口碑6:
所學專業知識有點少,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并不到位,但學校正在日益完善中,畢業之前也得到了vbse綜合模擬實訓,從中也得到了很多收獲,期待學校的壯大
口碑7:
呼倫貝爾學院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是呼倫貝爾市唯一一所全日制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被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發改委、財政廳列為轉型發展試點高校,入選國家“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百所高校。?學校始建于1958年的呼倫貝爾大學,1959年與暫設在扎蘭屯師范學校的“師專班”合并成立呼倫貝爾師范專科學校,1962年下馬。1992年,呼倫貝爾盟行政公署決定海拉爾師范專科學校、呼倫貝爾盟教育學院、呼倫貝爾盟管理干部學院、內蒙古電大呼倫貝爾盟分校4所專科學校合并成立呼倫貝爾大學;1997年,原國家教委批準4校合并組建專科層次的呼倫貝爾學院。?截至2018年3月,學校擁有2個校區,占地面積1500?畝,校舍建筑面積30余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0億多元,館藏圖書104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7800余萬元;學校全日制在校生13000名,教職工總數1161名;設有23個學院、16個黨政機構、3個教輔機構,開辦54個本科專業、16個專科專業。
口碑8:
1
我們的校園是個美麗的大花園.
一進校門,我就聞到一陣清香,向里走去,就會看到高大的教學樓.在陽光下,大門兩旁的樹木顯得格外精神,它們一棵棵昂首挺胸,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威武.
再向里走就到了操場,也就是我們學校最美的地方.下課時,同學們在操場上開心地玩耍,快樂地游戲,操場上常年洋溢著同學門歡樂的笑聲.
繼續向前走就會看見三棵高大的松樹,他們看起來是那么有精神.它們是校園
口碑9:
一所二本中流院校,擁有中等的師資力量,教學水平中等偏下,校園民族氣息濃重。適合少數名族就讀。能很快融入校園當中。
口碑10:
教師全都是有實際工程經驗的老師,學校不錯,環境很好,人很好,就是教學樓舊了一點,但是教學樓舊說明學校有歷史,總之都很好,很懷念大學的一草一木,如果可以我還想再回學校去學習,進步。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呼倫貝爾學院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呼倫貝爾學院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呼倫貝爾學院全國排名第409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498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757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956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呼倫貝爾學院 | 校友會 | 409 | 內蒙古 呼倫貝爾市 | 綜合 | 區域知名大學 |
呼倫貝爾學院 | 軟科 | 498 | 內蒙古 呼倫貝爾市 | 綜合 | 區域知名大學 |
呼倫貝爾學院 | 武書連 | 757 | 內蒙古 呼倫貝爾市 | 綜合 | 區域知名大學 |
呼倫貝爾學院 | 錄取難易度 | 956 | 內蒙古 呼倫貝爾市 | 綜合 | 區域知名大學 |
詳見:呼倫貝爾學院排名全國第幾名(2022-2025最新排名表)
呼倫貝爾學院簡介:
呼倫貝爾學院地處祖國北疆,坐落在中國最美草原、中國最佳民族風情魅力城市——呼倫貝爾市,是呼倫貝爾市唯一一所全日制綜合性應用型本科院校。
學校現有三個校區,占地76.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7.33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21.03萬平方米。學校設有18個學院、1個實驗實訓中心、4個研究中心。現有本科專業54個,涵蓋文學、藝術學、理學、教育學、法學、工學、歷史學、管理學、經濟學和農學十大學科門類。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4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內蒙古自治區科普教育基地1個、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1個、內蒙古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項課題團隊1個,形成了以“優勢學科專業為引領,特色學科與關聯專業良性互動、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學校積極開展校地合作,打造高校、地方和社會共同進步的格局,不斷加強符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項目研究工作,著力推進科學研究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各級科研項目立項數量逐年攀升,社會影響力持續擴大,推動地方產業關鍵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科技人才引領行動深入開展,形成較強的科技支撐能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