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師范學院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內江師范學院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1.學校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較好。2.學校的學習氛圍比較濃重。3.學校食堂有4個,最大的5食堂,最好的4食堂。4.學校生活和學習環境很好,配套設施相對完善。5.學校學費4000左右,少部分專業9000上下,同類學校收費相差無幾。
口碑2:
學校環境,食宿條件都還可以,學習氛圍還行
口碑3:
內師位于沱江邊上,風景優美,學校師范類還行,如果立志于從師還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對于工科類專業,建議慎重了,特別值得回憶的是山頂球場,值得回味啊,打球,跑步的地方,晚上跑上幾圈特別的爽。
口碑4:
學校課程很多,但是很多都是沒有什么實際用處的課程,在大學期間的社團活動也層出不窮,有一些能夠鍛煉自己的臺風。但是做為一個師范院校的學生,在大學階段最好還是能夠去培訓機構任職,更有幫助。
在學校里面的教學相關的比賽不多,而且很多都是要有自己的本事并。
口碑5:
一個普通的二本學院,一般,,,,,,,,,,,,,,,,,,,,,,,,,,,,,,,,,,,,,,,,,,,,,,,,,,,,,,,
口碑6:
學校環境優美,師資力量強大
口碑7:
學校為師范院校,但是包含了很多綜合性專業。相對四川省來說,師資力量還是不錯的。圖書館建設等設施也還挺好的,學習風氣也不錯的。我們數信學院的建模水平也還不錯的。缺點暫時想不起來,但是對于我們非師范專業來說的話,大概找工作不是那么好找吧。
口碑8:
學校的師資力量雄厚,老師們因為這個在城市的水土都被滋潤的溫和深厚且有文化內涵;只要是圖書館開門,基本都會有很多學生坐在里邊學習,路過考研的自習室,你會看到擺滿的“書山”以及埋頭苦讀的同學們;食堂有五個,味道好,種類很多,學校食堂為了搶外邊小商小販的生意基本照搬了他們的菜單,價格是五折,我最喜歡五食堂的冒菜,好吃而且一大碗才五塊五;配套基本完善,美中不足是沒有空調,不過公立二本學校沒有也很正常,除此之外學校的鳥很多,因為樹很多,環境很好,有點像云南大學;最熱門的專業除了中文系就是美術系了吧,因為內江是國畫大家張大千的故鄉;非藝術類專業的學費一年3700,加住宿費一年4700,基本與同類學校持平。
口碑9:
活動多,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學校專業設置多,師資力量雄厚,新入職教師都是博士畢業。輔導員很負責,為學生著想,事情都是從學生的角度考慮,讓學生利益最大化。
口碑10:
就讀于內江師范學院,致力于教育行業的一所學校,對于師范技能這一塊有很大的優勢,對于師范生,學校注重實踐教育,讓師范生做到多學多練多講,對師范生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內江師范學院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內江師范學院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內江師范學院全國排名第421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372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483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494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內江師范學院 | 校友會 | 421 | 四川 內江市 | 師范 | 區域知名大學 |
內江師范學院 | 軟科 | 372 | 四川 內江市 | 師范 | 區域知名大學 |
內江師范學院 | 武書連 | 483 | 四川 內江市 | 師范 | 區域知名大學 |
內江師范學院 | 錄取難易度 | 494 | 四川 內江市 | 師范 | 區域知名大學 |
內江師范學院簡介:
學校簡介“川中樞紐、成渝之心”“大千故里、書畫之鄉” 內江師范學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舉辦,四川省教育廳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四川省內江市。學校于1956年舉辦高等教育,秉承“明德、博學、篤行、創新”的校訓,踐行“扎根地方、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發揚“團結奮進、負重自強”的內師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力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目前已發展成為省屬同類院校中辦學條件優、學科門類齊、綜合實力強,融研究生教育(聯合培養)、普通本科教育、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于一體的本科院校。
堅持引培并舉,師資力量雄厚。學校現有教職工1502人,其中專任教師1166人,正、副高級職稱443人,碩、博士1077人;有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教學名師、四川省優秀教師、四川省名輔導員等20人;內江市領軍人才、內江市學科帶頭、內江市拔尖人才等9人,內江市創新人才團隊1個;聘請有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著名科研院所、高校的院士、教授、專家學者200余人擔任兼職教授。
堅持扎根地方,社會服務有力。近五年,學校先后與隆昌市人民政府、西南大學、中國漁業協會智慧漁業分會、遂寧市教育局、成渝釩鈦科技有限公司、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等150余個單位建立合作關系;依托合作協議,建有12個校地合作平臺,建有實訓實習基地504個;建有BIM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建筑材料等8個內江市工程實驗室;建有自然陳列館與生命探究科普基地等3個內江市科普基地;33項科技成果成功轉化,多名教師進入內江市政府決策咨詢專家庫、擔任企業專門科技顧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