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范大學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曲阜師范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1.屬省重點高校,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中等偏上2.學校學習氛圍濃厚,考研氛圍好3.學校內有多個食堂,整體來說還可以吧4.宿舍有一批新的還可以,舊宿舍和很多大學一樣一般5.師范類專業省內認可度高,就業方便
口碑2:
安靜適合讀書。建筑物非常好看,里邊的設施很好,環境比較好,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學校比較大,學生多
口碑3:
1學校還是比較不錯的,有一本專業二本專業,就山工師范學校而言,可以排到第二名(第一名山師),對于那些分數線不夠一本,又想從事教師行業的,算是最好的選擇2學校考研氛圍特別好,路邊都能隨處可見考研考編背書的3環境還算清幽,就是教學樓有些破,男女比例確實是男少女巨多
口碑4:
富有文化氣息,進入學校會不自覺的學習,較好的師資力量,人性化教學,代入感極強,教學質量不錯,環境也不錯,本校有書香氣,分校具有新時代的氛圍,校園十分美麗,總之一句話,這四年過的十分愜意。
口碑5:
環境好,最近剛剛裝修完成為名副其實的哈佛紅,連宿舍都是紅色的教學樓也是紅色的全都是紅色紅色紅色
口碑6:
不喜歡,學校很不開明,古香古色,校園不大但是還比較優美,但是城市太小不建議來這里
口碑7:
我們學校環境優雅?學習氛圍特別好??每個學生都認真學習?學校給學生們創造了非常好的環境??對學生特別關照我們真的非常喜歡我們的母校
口碑8:
學習氣氛非常濃郁,眾所周知尤其是考研,到處都有搬著小馬扎學習的同學。學校建筑老舊,面積小,宿舍條件差,獨衛空調肯定是沒有,每個樓層一個廁所和洗漱間,六人宿舍
口碑9:
????1.校風淳樸,學子愛學習,教師教授很認真。2.學校的食堂多,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東門北門都有小吃街。3.學校的教學樓有點擁擠,但是綠化還是很不錯的,有很多幾人環抱的老樹,棕櫚林,銀杏林,杉樹林,還有長廊,很不錯。4.圖書館藏書較少,且自習室小少。
口碑10:
良好的學習氣氛,老師對學生友好,能與學生很好的交流,尊重學生的意見,學風嚴謹!但是學生的實習機會少,不能很好的作用課本知識!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曲阜師范大學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排行榜數據看,曲阜師范大學全國排名第209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77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53位,在錄取難易度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221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曲阜師范大學 | 校友會 | 209 | 山東 濟寧市 | 師范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曲阜師范大學 | 軟科 | 177 | 山東 濟寧市 | 師范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曲阜師范大學 | 武書連 | 153 | 山東 濟寧市 | 師范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曲阜師范大學 | 錄取難易度 | 221 | 山東 濟寧市 | 師范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曲阜師范大學簡介:
尼山在望,上庠煌煌。執鐸以振,杏壇流芳。
1955年7月設學于曲阜,始稱山東師范專科學校,因校舍尚未建成,暫借山東師范學院舊校舍開門辦學。1956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曲阜師范學院,同年9月搬遷至曲阜新校舍。1970年9月至1974年4月,與山東大學文科合并成為新的山東大學。1974年4月恢復曲阜師范學院建制。1981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確立為重點建設的六所高校之一;同年,被批準為全國首批招收研究生高校。1982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85年11月,更名為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建設日照校區。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秀成績。2022年,省“十四五”重大教育工程曲阜校區擴建項目建設完成。建校近70年來,學校深汲傳統文化底蘊,厚植以文化人情懷,傳承“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校訓,發揚“勤奮、樸實、團結、進取”校風,發展成為一所基礎文理優勢突出、多種學科協調發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培養卓越教師特色突出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師范大學。
學校是教育部首批外國留學生招生高校,是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山東省政府外國留學生獎學金項目高校,先后入選公派留學“省校聯合培養計劃”、山東省“外專雙百計劃”。在加拿大、韓國各建有一所孔子學院,與意大利弗羅西諾內美術學院和韓國水原大學各舉辦一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多年來,學校堅持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學術方針,以廣闊的胸襟,開放的眼界,廣泛吸納多元文明成果,先后與韓國、日本、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等近20個國家103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友好關系,在聯合辦學、師生互派、科研合作、學術交流等領域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數據截至2024年6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