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歷史類585分左右(583分、584分、585分、586分、58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安徽歷史類考生58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安徽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安徽高考分數線,安徽歷史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62分。安徽歷史類58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安徽歷史類58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安徽大學(最低586分)、安徽師范大學(最低582分)、安徽師范大學(最低577分)、安徽師范大學(最低574分)、安徽師范大學(最低571分)。
省外:北方民族大學(最低587分)、遼寧大學(最低586分)、湘潭大學(最低585分)、東北林業大學(最低584分)、成都理工大學(最低58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安徽歷史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8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5500名到第5656名,共有157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安徽歷史類58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安徽大學 | 公辦 | 586 | 5388 | 本科 |
2 | 安徽師范大學 | 公辦 | 582 | 6127 | 本科 |
3 | 安徽師范大學 | 公辦 | 577 | 6978 | 本科 |
4 | 安徽師范大學 | 公辦 | 574 | 7379 | 本科 |
5 | 安徽師范大學 | 公辦 | 571 | 7993 | 本科 |
2、2025安徽歷史類58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陜西師范大學 | 公辦 | 587 | 5209 | 本科 |
2 | 北方民族大學 | 公辦 | 587 | 5237 | 本科 |
3 | 遼寧大學 | 公辦 | 586 | 5336 | 本科 |
4 | 遼寧大學 | 公辦 | 586 | 5482 | 本科 |
5 | 江蘇大學 | 公辦 | 585 | 5524 | 本科 |
6 | 湘潭大學 | 公辦 | 585 | 5583 | 本科 |
7 | 揚州大學 | 公辦 | 584 | 5739 | 本科 |
8 | 東北林業大學 | 公辦 | 584 | 5697 | 本科 |
9 | 云南大學 | 公辦 | 583 | 5805 | 本科 |
10 | 成都理工大學 | 公辦 | 583 | 5847 | 本科 |
以上“2025年安徽高考歷史類58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安徽錄取線都在585分左右(共有179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安徽師范大學簡介:
安徽師范大學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學府,坐落在具有“徽風皖韻、千湖之城”美譽的國家級開放城市——蕪湖,瀕臨浩瀚長江,傍依靈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匯安徽人文之靈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優先建設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省唯一)、全國首批省委宣傳部與學校共建新聞學院試點單位,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學校現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安徽省基礎學科研究中心1個,安徽省重點智庫1個,安徽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5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7個,安徽省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7個,安徽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1個,安徽省新型產業共性技術研究中心1個,安徽省鄉村振興協同技術服務中心1個。現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9門(國家級在線開放課程1門,國家級線下課程14門,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4門),國家級精品課程8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8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雙語課程1門,國家級規劃教材6部,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2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項,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1項。
北方民族大學簡介:
北方民族大學直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是一所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學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是我國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地區的中央部委高校。學校前身為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為北方民族大學。學校為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權單位。
師資隊伍:學校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引培并舉,著力建設政治堅定、師德優良、業務過硬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近1500人,聘任院士4名,入選國家級人才項目或獲得榮譽稱號10人次,入選省部級人才項目及榮譽稱號200余人次;“圖像處理與智能計算教師團隊”獲批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5個團隊入選國家民委創新團隊支持計劃,12個團隊入選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4個團隊入選自治區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4個團隊入選自治區人才小高地。
江蘇大學簡介:
江蘇大學是2001年8月經教育部批準,由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鎮江師范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的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以及首批江蘇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全國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優秀高校、首批全國50所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首批全國來華留學質量認證高校、全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學校堅持提質增效,不斷提升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水平。先后與美國、英國、德國、奧地利、澳大利亞、日本等65個國家和地區的247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建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江蘇大學克蘭菲爾德未來技術研究生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合作辦學項目,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麥考瑞大學、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等合作舉辦了21個聯合培養項目。合作建設了高端裝備關鍵結構健康管理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流體工程裝備節能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世界食品保藏研究中心、高端流體機械裝備與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等一批國際科研合作平臺,獲準設立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農業現代化與食品安全教育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