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高考歷史類510分左右(508分、509分、510分、511分、51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青海文科考生51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青海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數線,青海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11分。青海文科510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青海歷史類51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6所):
省內:青海大學(藏漢雙語授課)(最低489分)。
省外:上海大學(最低512分)、華東政法大學(民族預科班)(最低511分)、中國傳媒大學(最低510分)、西南交通大學(最低509分)、西北師范大學(最低50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青海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1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672名到第688名,共有17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青海歷史類51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青海大學(藏漢雙語授課) | 公辦 | 489 | 1176 | 本一 |
2、2025青海歷史類51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512 | 653 | 本一 |
2 | 湖南大學(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 | 公辦 | 512 | 653 | 本一 |
3 | 上海大學 | 公辦 | 512 | 653 | 本一 |
4 | 華中師范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511 | 671 | 本一 |
5 | 華東政法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511 | 671 | 本一 |
6 | 湖南大學(民族預科班) | 公辦 | 510 | 688 | 本一 |
7 | 中國傳媒大學 | 公辦 | 510 | 688 | 本一 |
8 | 西南交通大學 | 公辦 | 509 | 710 | 本一 |
9 | 東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508 | 729 | 本一 |
10 | 西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508 | 729 | 本一 |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歷史類51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青海錄取線都在510分左右(共有67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上海大學簡介:
上海大學是上海市屬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是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國家“211 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學建設高校,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以上數據截至2024年3月,部分數據及時更新)
中國傳媒大學簡介:
中國傳媒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始建于1954年,是在劉少奇、周恩來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直接關懷下建立的,新中國成立后黨創辦的第一所傳媒類高校,2004年8月由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辦學69年來,學校秉承“立德、敬業、博學、競先”的校訓,傳承“忠誠、自信、包容、競先”的文化基因,以培養“弘道崇德、經世致用”的傳媒人為己任,培養造就了大批黨和國家所需、能夠應對未來媒體挑戰、馳騁于國際舞臺的優秀傳媒人才,為黨和國家的傳媒事業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及傳媒人才搖籃”“信息傳播領域知名學府”。
學校堅持“系統治理、創新圖強、交叉融合、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統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和重點任務,持續深化學校各領域綜合改革,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大學治理新模式。創新提出“保持上熱、加熱中溫、解決下涼”黨建十二字方案,在國內率先推出本科藝術類招生考試制度、推進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全流程改革,建設具有中傳特色的專碩專博培養體系,構建系統完備的教育質量監測與督導體系,完善人才“評價、培育、保障”三大體系,對學校進行面向未來的戰略性、結構性全面布局。同時,以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為基礎,統籌推進黨政職能部門改革、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工程質量管理改革、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國際化發展改革等各項改革,著力提升內部治理能力,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為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西南交通大學簡介:
西南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011協同創新計劃”重點建設高校,設有研究生院。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城市——成都。
學校1896年創建于山海關,始稱“北洋鐵路官學堂”(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是中國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學府,中國土木工程、礦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也是1921年中國首次建立“交通大學”的最早源頭之一。建校以來,學校屢遷校址,數度更名,先后為唐山路礦學堂、唐山工業專門學校、交通大學唐山學校、交通部唐山大學、唐山交通大學、國立唐山工學院、中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等。學校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譽中外,毛澤東主席為北方交通大學題寫校名。1952年,因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學校更名為唐山鐵道學院,一大批在全國卓有聲譽的系、組調至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兄弟院校。1964年積極響應黨中央建設“大三線”號召,鐵道部決定學校遷至四川峨眉,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學,1989年學校辦學主體遷至成都九里校區,2002年在成都犀浦擴建新校區,2020年與成都市合作共建成都東部(國際)校區。現有成都九里、犀浦、東部(國際)和峨眉四個校區,共占地5000余畝。
相關推薦:
2021年安徽文科多少分可以上二本?(附2012~2021分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