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龍江高考物理類675分左右(673分、674分、675分、676分、67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黑龍江物理類考生67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黑龍江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黑龍江高考分數線,黑龍江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360分。黑龍江物理類67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黑龍江物理類67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8所):
省內:哈爾濱工業大學(最低664分)、哈爾濱工業大學(最低654分)、哈爾濱工程大學(最低652分)。
省外: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最低673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最低678分)、華中科技大學(最低671分)、四川大學(最低667分)、同濟大學(最低664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黑龍江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67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604名到第649名,共有46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黑龍江物理類67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公辦 | 664 | 1170 | 本科 |
2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公辦 | 654 | 1833 | 本科 |
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公辦 | 652 | 1987 | 本科 |
2、2025黑龍江物理類67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 公辦 | 673 | 733 | 本科 |
2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 公辦 | 678 | 518 | 本科 |
3 | 北京理工大學 | 公辦 | 671 | 819 | 本科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公辦 | 671 | 819 | 本科 |
5 | 華中科技大學 | 公辦 | 671 | 819 | 本科 |
6 | 四川大學 | 公辦 | 667 | 1014 | 本科 |
7 | 同濟大學 | 公辦 | 664 | 1170 | 本科 |
8 | 北京郵電大學 | 公辦 | 662 | 1301 | 本科 |
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公辦 | 661 | 1368 | 本科 |
10 | 同濟大學 | 公辦 | 661 | 1368 | 本科 |
以上“2025年黑龍江高考物理類67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黑龍江錄取線都在675分左右(共有30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介:
哈工大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學校住所地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92號,同時在山東省威海市和廣東省深圳市分別設有校區。學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學校于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2000年與同根同源的哈爾濱建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2022年8個學科入選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名單。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學校秉承“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傳統,形成了“厚基礎、強實踐、嚴過程、求創新”的人才培養特色,培養出了123位兩院院士、169位大學書記和校長、144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干部、54位共和國將軍、450余位航天國防總師,培養出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全國最美奮斗者、全國模范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教師、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培養出了35萬余優秀人才。近年來,學校瞄準學術大師、工程巨匠、業界領袖和治國棟梁四類杰出人才培養目標,持續加強“五育并舉”頂層設計和資源供給體系,加速推進個性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案落地,創新推出的永坦班、善義班、小衛星班、智能機器人班、人工智能班等由7位院士擔任班主任的特色班已成為學校杰出人才培養的“金字招牌”,設立戰略班、總師班、尖班等一批頂尖人才培養載體,成立了全國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學生競賽成績在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本科)中實現“五連冠”,哈工大問天艙機械臂團隊、紫丁香學生微納衛星團隊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介:
哈工大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學校住所地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92號,同時在山東省威海市和廣東省深圳市分別設有校區。學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學校于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985工程”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2000年與同根同源的哈爾濱建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名單,2022年8個學科入選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名單。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學校秉承“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傳統,形成了“厚基礎、強實踐、嚴過程、求創新”的人才培養特色,培養出了123位兩院院士、169位大學書記和校長、144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干部、54位共和國將軍、450余位航天國防總師,培養出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全國最美奮斗者、全國模范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教師、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培養出了35萬余優秀人才。近年來,學校瞄準學術大師、工程巨匠、業界領袖和治國棟梁四類杰出人才培養目標,持續加強“五育并舉”頂層設計和資源供給體系,加速推進個性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案落地,創新推出的永坦班、善義班、小衛星班、智能機器人班、人工智能班等由7位院士擔任班主任的特色班已成為學校杰出人才培養的“金字招牌”,設立戰略班、總師班、尖班等一批頂尖人才培養載體,成立了全國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學生競賽成績在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本科)中實現“五連冠”,哈工大問天艙機械臂團隊、紫丁香學生微納衛星團隊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介:
柏彥故地,巍巍學府。春秋代序,崢嶸航路。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抗美援朝戰場上,敵我空軍力量懸殊。戰爭的迫切需求推動了新中國航空工業從修理向制造過渡,國家“急需辦一所航空大學”。1951年,國家決定將北洋大學、廈門大學、西北工學院航空系并入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系,成立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院;將云南大學航空工程系并入四川大學航空系;將西南工業專科學校航空專修科并入華北大學工學院航空工程系。1952年,根據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的要求,設立北京航空學院,由北京工業學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華北大學工學院更名為北京工業學院)、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院、四川大學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學院成立大會在北京工業學院禮堂(原中法大學舊址)舉行。1988年,北京航空學院更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
294 領軍人才(人次)
湖南高考分數線2025特招,本科,專科「歷史+物理」(含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