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寧夏高考物理類595分左右(593分、594分、595分、596分、59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寧夏理科考生59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寧夏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寧夏高考分數線,寧夏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32分。寧夏理科595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寧夏物理類59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5所):
省外:西北工業大學(最低596分)、電子科技大學(最低594分)、大連理工大學(最低593分)、南開大學(最低598分)、天津大學(最低591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寧夏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9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520名到第535名,共有16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寧夏物理類59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西北工業大學 | 公辦 | 596 | 519 | 本一 |
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民族班) | 公辦 | 594 | 552 | 本一 |
3 | 電子科技大學 | 公辦 | 594 | 552 | 本一 |
4 |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 公辦 | 593 | 572 | 本一 |
5 | 大連理工大學 | 公辦 | 593 | 572 | 本一 |
6 | 南開大學 | 公辦 | 598 | 484 | 本一 |
7 | 天津大學 | 公辦 | 591 | 604 | 本一 |
8 | 同濟大學(醫學班) | 公辦 | 585 | 720 | 本一 |
9 | 北京郵電大學 | 公辦 | 582 | 796 | 本一 |
10 | 四川大學 | 公辦 | 579 | 853 | 本一 |
以上“2025年寧夏高考物理類59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寧夏錄取線都在595分左右(共有15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電子科技大學簡介:
電子科技大學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合并創建而成。
學校大力實施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戰略,以“頂天、立地、樹人”為科研工作定位,堅持“開放、聚焦、融合、奮斗”的發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推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的科技創新格局,不斷提升集成攻關和原始創新能力。學校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2個,共建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工業創新中心1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1個,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1個,首批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1個,其他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15個,省部級科研機構70余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6個、教育部創新團隊6個和國防科技創新團隊3個。“十二五”以來,學校牽頭獲科技成果國家級獎勵20項、部省級獎勵202項。學校充分發揮學科、人才和科研優勢,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及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建設,在珠三角、長三角、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設立研究機構,積極服務四川省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四川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與成都市共同建設高校成果轉化產業帶,攜手打造中國“西部硅谷”。
天津大學簡介:
天津大學(Tianjin University),簡稱天大,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甲午戰爭”失敗后,學校在“自強之道以作育人才為本,求才之道以設立學堂為先”的辦學宗旨下,由清光緒皇帝御筆朱批,創建于天津,由盛宣懷任首任督辦。學校初名北洋大學堂,內設頭等學堂(大學本科)和二等學堂(大學預科),頭等學堂設四個學門:律例、工程、礦務和機器。
學校堅持面向全球開放辦學,全方位深化國際交流合作。與50個國家和地區的260所高校、研究所和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與佐治亞理工學院共建“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深圳學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共建“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籌建海南國際學院。發起成立“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與中歐國家科技創新大學聯盟”、“世界大學生創新創業聯盟”。成立“中國—東盟智慧海洋教育中心”及“國際能源合作機構—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在都柏林大學共建微納制造中心,與法國駐華大使館在津共建中法文化遺產與城市研究中心,國家“一帶一路”人文與人才發展研究中心落戶我校。承辦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天津分會場,輻射支撐區域產業經濟發展。加強人才國際化培養,11個專業通過國際專業認證,建設710門全英文課程;近五年國家公派留學研究生項目累計錄取792人,前往QS前100高校進修學生占比42.5%;著力培育學生全球勝任力,派出37人赴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中國—東盟中心等進行實習實訓;大力實施“留學天大”工程,留學生學歷生規模在2000人以上。藥學院入選國家首批“高校國際化示范學院推進計劃”。在海外建立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孔子學院、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孔子學院,布拉迪斯拉發孔子學院被評為全球“先進孔子學院”。
北京郵電大學簡介:
六十余載風雨砥礪,六十余載春華秋實。明光之北、薊門之南,古老的城墻,見證了永不消逝的電波;鴻雁翱翔、銀杏巍巍,堅實的土地,承載了信息黃埔的傳奇。
——聚焦科技創新,戰略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學校始終堅持將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光榮使命,加快打造信息通信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現有全國重點實驗室3個(2個牽頭建設,1個參與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網信辦/教育部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1個、文旅部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5個、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6個,入選首批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大力推進有組織科研,在無線移動通信、光通信、文化大數據、未來網絡、衛星導航與定位、星地計算、物聯網智能感知計算、網絡安全等領域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實現了眾多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新的突破,有力服務了“網絡強國”“文化強國”“航天強國”“制造強國”等國家戰略,科研工作“質”與“量”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近年來,學校獲國家科技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省部級科研獎勵、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近90項,居全國高校前列,科技創新的價值貢獻度與社會影響力持續提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