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廣州大學最容易考上的是寧夏(本科一批文科)考生,錄取最低分數線是499分(分差3分);最難考上的是廣西省(本科批物理類)考生,錄取最低分數線是569分(分差198分)。
2025年高考要考上廣州大學:
1、廣東(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531分、歷史類517分能上。
2、河南(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589分、歷史類565分能上。
3、山東(一段)考生預測550分能上。
4、湖北(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587分、歷史類572分能上。
5、江西(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577分、歷史類580分能上。
其它省份預測,詳見新高考網AI志愿填報助手。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廣州大學?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難還是更容易,以下為2024年廣州大學多少分可以被錄取的最低分數線,可對比參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線 | 分差 |
---|---|---|---|---|
廣東(本科批) | 地方專項(物理類) | 532 | 442 | 90 |
地方專項(歷史類) | 529 | 428 | 101 | |
物理類 | 546 | 442 | 104 | |
歷史類 | 541 | 428 | 113 | |
中外合作辦學(歷史類) | 519 | 428 | 91 | |
中外合作辦學(物理類) | 536 | 442 | 94 | |
湖北(本科批) | 物理類 | 589 | 437 | 152 |
歷史類 | 573 | 432 | 141 | |
貴州(本科批) | 物理類 | 485 | 380 | 105 |
歷史類 | 545 | 442 | 103 | |
重慶(本科批) | 物理類 | 573 | 427 | 146 |
歷史類 | 557 | 428 | 129 | |
江西(本科批) | 物理類 | 579 | 448 | 131 |
歷史類 | 578 | 463 | 115 | |
甘肅(本科批C段) | 物理類 | 530 | 370 | 160 |
歷史類 | 544 | 421 | 123 | |
廣西(本科批) | 物理類 | 560 | 371 | 189 |
歷史類 | 573 | 400 | 173 | |
云南(本科一批) | 理科 | 564 | 505 | 59 |
文科 | 587 | 550 | 37 | |
福建(本科批) | 物理類 | 587 | 449 | 138 |
歷史類 | 563 | 431 | 132 | |
安徽(本科批) | 物理類 | 585 | 465 | 120 |
歷史類 | 580 | 462 | 118 | |
河南(本科一批) | 文科 | 567 | 521 | 46 |
理科 | 586 | 511 | 75 | |
寧夏(本科一批) | 理科 | 438 | 432 | 6 |
文科 | 499 | 496 | 3 | |
遼寧(本科批) | 物理類 | 518 | 368 | 150 |
歷史類 | 556 | 400 | 156 | |
海南(本科批) | 綜合類 | 627 | 483 | 144 |
新疆(國家及地方專項、南疆單列、對口援疆計劃本科一批次) | 對口援疆(文科) | 437 | 425 | 12 |
新疆(本科一批) | 理科 | 458 | 390 | 68 |
文科 | 477 | 425 | 52 | |
湖南(本科批) | 歷史類 | 568 | 438 | 130 |
物理類 | 570 | 422 | 148 | |
江蘇(本科批) | 物理類 | 568 | 462 | 106 |
歷史類 | 565 | 478 | 87 | |
上海(本科批) | 綜合類 | 501 | 403 | 98 |
山西(本科一批B段) | 文科 | 537 | 516 | 21 |
理科 | 529 | 506 | 23 | |
四川(本科一批) | 理科 | 602 | 539 | 63 |
文科 | 567 | 529 | 38 | |
河北(本科批) | 物理類 | 563 | 448 | 115 |
歷史類 | 586 | 449 | 137 | |
內蒙古(本科一批) | 文科 | 514 | 478 | 36 |
理科 | 489 | 471 | 18 | |
山東(普通類一段) | 綜合類 | 547 | 444 | 103 |
專業錄取分及位次排名詳見: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大學與城市共生共榮共成長。廣州大學是以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廣州”命名的綜合性大學,于2000年合并組建,有著90多年的辦學傳統。學校緊緊抓住國家“雙一流”建設、廣東省和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機遇,堅持“四個面向”,深化與廣州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個對接”,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師范建設,積極探索新醫科和新農科發展,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廣州市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通過培育與引進并舉,基本形成一支師德高尚、學術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學校現有在崗教職工329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612人、專職教學科研人員2088人,專職教學科研人員中被聘為副高以上專業職務者1320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1735人。現有全職兩院院士5人、全職外國和國際組織院士10人、特聘院士3人,國家級人才項目入選者111人、省部級人才項目入選者94人次、廣州市高層次人才311人。
猜你喜歡:
安徽高考435分歷史類能上什么專科學校(2025好大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