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廣西大學最容易考上的是云南省(本科一批理科)考生,錄取最低分數線是516分(分差11分);最難考上的是黑龍江省(本科批物理類)考生,錄取最低分數線是576分(分差216分)。
2025年高考要考上廣西大學:
1、廣西(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533分、歷史類563分能上。
2、山西(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549分能上。
3、天津(本科批)考生預測612分能上。
4、湖北(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587分、歷史類579分能上。
5、貴州(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531分、歷史類577分能上。
其它省份預測,詳見新高考網AI志愿填報助手。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廣西大學?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難還是更容易,以下為2024年廣西大學多少分可以被錄取的最低分數線,可對比參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線 | 分差 |
---|---|---|---|---|
廣西(本科批) | 物理類 | 531 | 371 | 160 |
歷史類 | 564 | 400 | 164 | |
湖南(本科批) | 歷史類 | 575 | 438 | 137 |
物理類 | 570 | 422 | 148 | |
福建(本科批) | 物理類 | 602 | 449 | 153 |
海南(本科批) | 綜合類 | 614 | 483 | 131 |
貴州(本科批) | 物理類 | 529 | 380 | 149 |
歷史類 | 576 | 442 | 134 | |
云南(本科一批預科) | 理科 | 536 | 505 | 31 |
云南(本科一批) | 理科 | 516 | 505 | 11 |
文科 | 585 | 550 | 35 | |
陜西(本科一批) | 理科 | 510 | 475 | 35 |
文科 | 533 | 488 | 45 | |
山西(本科一批A段) | 理科 | 550 | 506 | 44 |
重慶(本科批) | 物理類 | 559 | 427 | 132 |
歷史類 | 573 | 428 | 145 | |
安徽(本科批) | 物理類 | 584 | 465 | 119 |
青海(本科一段) | 理科 | 455 | 343 | 112 |
新疆(本科一批) | 理科 | 440 | 390 | 50 |
新疆(國家及地方專項、南疆單列、對口援疆計劃本科一批次) | 南疆單列(理科) | 445 | 390 | 55 |
湖北(本科批) | 歷史類 | 576 | 432 | 144 |
物理類 | 586 | 437 | 149 | |
甘肅(本科批C段) | 物理類 | 573 | 370 | 203 |
江西(本科批) | 歷史類 | 574 | 463 | 111 |
物理類 | 578 | 448 | 130 | |
廣東(本科批) | 物理類 | 566 | 442 | 124 |
遼寧(本科批) | 物理類 | 539 | 368 | 171 |
上海(本科批) | 綜合類 | 495 | 403 | 92 |
寧夏(本科一批) | 理科 | 482 | 432 | 50 |
江蘇(本科批) | 物理類 | 589 | 462 | 127 |
河北(本科批) | 物理類 | 561 | 448 | 113 |
歷史類 | 595 | 449 | 146 | |
河南(本科一批) | 理科 | 589 | 511 | 78 |
文科 | 564 | 521 | 43 | |
黑龍江(本科批) | 物理類 | 576 | 360 | 216 |
浙江(平行錄取一段) | 綜合類 | 542 | 492 | 50 |
山東(普通類一段) | 二次志愿(綜合類) | 599 | 444 | 155 |
綜合類 | 546 | 444 | 102 | |
四川(本科一批) | 理科 | 588 | 539 | 49 |
文科 | 570 | 529 | 41 | |
天津(本科批A段) | 綜合類 | 612 | 475 | 137 |
專業錄取分及位次排名詳見: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廣西大學坐落于素有“中國綠城”之稱的廣西首府南寧,是廣西唯一的國家“211工程”建設學校,“雙一流”建設高校,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部區合建”高校。
學校注重科技創新和服務社會,大力實施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努力打造領軍團隊及創新人才隊伍,推進產學研結合和成果轉化等九個方面的創新舉措,產生了一批有重大影響的原創性成果。近年來,王雙飛院士主持的“造紙與發酵典型廢水資源化和超低排放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和“大型二氧化氯制備系統及紙漿無元素氯漂白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分別獲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2019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鄭皆連院士領銜的“大跨拱橋關鍵技術研究團隊”榮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團隊獎牌,主持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第16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獲第36屆國際橋梁大會(IBC)最高獎——喬治?理查德森獎,獲2020年廣西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獲2021年廣西最高科學技術獎;青年教師謝斐作為唯一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訊作者,以“船帆座脈沖星風云X射線偏振趨近同步輻射理論極限”為題在國際頂級學術雜志《自然》(Nature)發表研究成果,實現了以廣西本地單位為第一完成單位在《自然》發文的歷史性突破;韓林海教授獲2023年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獲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06年以來,教育部等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46項,獲廣西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廣西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2項,廣西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2項,廣西創新爭先獎4項,廣西卓越工程師獎1項;獲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獲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5項。
猜你喜歡:
甘肅高考200分左右歷史類能上什么專科學校(2025好大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