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師范學院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楚雄師范學院最容易考上的是云南省(本科一批理科)考生,錄取最低分數線是505分(分差0分);最難考上的是黑龍江省(本科批物理類)考生,錄取最低分數線是462分(分差102分)。
2025年高考要考上楚雄師范學院:
1、云南(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441分、歷史類504分能上。
2、山西(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428分、歷史類452分能上。
3、浙江(一段)考生預測519分能上。
4、湖北(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477分、歷史類485分能上。
5、遼寧(本科批)考生預測物理類452分、歷史類443分能上。
其它省份預測,詳見新高考網AI志愿填報助手。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楚雄師范學院?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難還是更容易,以下為2024年楚雄師范學院多少分可以被錄取的最低分數線,可對比參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線 | 分差 |
---|---|---|---|---|
云南(本科二批及預科) | 鄉村振興專項預科(文科) | 506 | 480 | 26 |
鄉村振興專項預科(理科) | 439 | 420 | 19 | |
文科 | 520 | 480 | 40 | |
理科 | 455 | 420 | 35 | |
預科(文科) | 511 | 480 | 31 | |
預科(理科) | 446 | 420 | 26 | |
云南(本科一批) | 理科 | 505 | 505 | 0 |
文科 | 550 | 550 | 0 | |
江西(本科批) | 物理類 | 481 | 448 | 33 |
歷史類 | 506 | 463 | 43 | |
湖南(本科批) | 歷史類 | 475 | 438 | 37 |
物理類 | 448 | 422 | 26 | |
湖北(本科批) | 歷史類 | 483 | 432 | 51 |
物理類 | 479 | 437 | 42 | |
安徽(本科批) | 歷史類 | 484 | 462 | 22 |
物理類 | 487 | 465 | 22 | |
天津(本科批A段) | 綜合類 | 498 | 475 | 23 |
江蘇(本科批) | 物理類 | 493 | 462 | 31 |
歷史類 | 505 | 478 | 27 | |
新疆(本科二批) | 理科 | 343 | 262 | 81 |
文科 | 352 | 304 | 48 | |
遼寧(本科批) | 物理類 | 454 | 368 | 86 |
歷史類 | 445 | 400 | 45 | |
福建(本科批) | 歷史類 | 464 | 431 | 33 |
物理類 | 503 | 449 | 54 | |
甘肅(本科批C段) | 歷史類 | 459 | 421 | 38 |
物理類 | 427 | 370 | 57 | |
陜西(本科二批) | 文科 | 450 | 397 | 53 |
理科 | 444 | 372 | 72 | |
四川(本科二批) | 文科 | 508 | 457 | 51 |
理科 | 494 | 459 | 35 | |
廣西(本科批) | 物理類 | 427 | 371 | 56 |
歷史類 | 434 | 400 | 34 | |
浙江(平行錄取一段) | 綜合類 | 516 | 492 | 24 |
重慶(本科批) | 物理類 | 489 | 427 | 62 |
歷史類 | 490 | 428 | 62 | |
河北(本科批) | 物理類 | 483 | 448 | 35 |
海南(本科批) | 綜合類 | 506 | 483 | 23 |
山西(本科二批B段) | 理科 | 425 | 418 | 7 |
文科 | 453 | 446 | 7 | |
山東(普通類一段) | 綜合類 | 460 | 444 | 16 |
貴州(本科批) | 物理類 | 442 | 380 | 62 |
歷史類 | 498 | 442 | 56 | |
河南(本科二批) | 理科 | 435 | 396 | 39 |
黑龍江(本科批) | 歷史類 | 451 | 410 | 41 |
物理類 | 462 | 360 | 102 | |
青海(本科一段) | 文科 | 423 | 411 | 12 |
專業錄取分及位次排名詳見: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楚雄師范學院是云南省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01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立。學校辦學淵源最早可追溯到1936年成立的省立鎮南師范學校,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和鮮明師范教育特色的高等院校。學校坐落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楚雄市,距云南省會昆明100余公里,交通便利,校園環境優美。
學校積極實施科研興校戰略,不斷提升科研服務學科專業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迄今,主持承擔國家級科學基金項目67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00余項,其它科研項目1000余項;建有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云南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1個,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2個,云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6個,云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5個,云南省教育廳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社科基地工作站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基地3個,校級科研機構45個;科研成果獲省廳及其以上獎勵100余項,獲國家專利授權100余項;學校設有“雁峰論壇”和“雁山學人講壇”等學術交流平臺,每年主辦或承辦有影響力的學術會議、高水平學術講座多場。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