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寧夏高考歷史類510分左右(508分、509分、510分、511分、51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寧夏文科考生51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寧夏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寧夏高考分數線,寧夏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496分。寧夏文科510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寧夏歷史類51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北方民族大學(最低510分)、寧夏大學(國際班)(最低496分)、寧夏大學(在中衛市就讀)(最低496分)、寧夏醫科大學(最低496分)、寧夏師范大學(最低488分)。
省外:西安郵電大學(最低512分)、山西財經大學(最低511分)、西安外國語大學(最低510分)、西北大學(最低509分)、貴州大學(最低50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寧夏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1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2554名到第2612名,共有59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寧夏歷史類51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北方民族大學 | 公辦 | 510 | 2612 | 本一 |
2 | 寧夏大學(國際班) | 公辦 | 496 | 3451 | 本一 |
3 | 寧夏大學(在中衛市就讀) | 公辦 | 496 | 3451 | 本一 |
4 | 寧夏醫科大學 | 公辦 | 496 | 3451 | 本一 |
5 | 寧夏師范大學 | 公辦 | 488 | 3998 | 本二 |
2、2025寧夏歷史類51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武漢工程大學 | 公辦 | 512 | 2492 | 本一 |
2 | 西安郵電大學 | 公辦 | 512 | 2492 | 本一 |
3 | 山西財經大學 | 公辦 | 511 | 2553 | 本一 |
4 | 西安工業大學 | 公辦 | 510 | 2612 | 本一 |
5 | 西安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510 | 2612 | 本一 |
6 | 廈門大學 | 公辦 | 509 | 2669 | 本一 |
7 | 西北大學 | 公辦 | 509 | 2669 | 本一 |
8 | 西南財經大學 | 公辦 | 508 | 2728 | 本一 |
9 | 廣東工業大學 | 公辦 | 508 | 2728 | 本一 |
10 | 貴州大學 | 公辦 | 508 | 2728 | 本一 |
以上“2025年寧夏高考歷史類51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寧夏錄取線都在510分左右(共有129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寧夏師范大學簡介:
寧夏師范大學坐落于寧夏南部六盤山下歷史名城——固原市原州區,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管理,是寧夏唯一的師范類本科院校。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2022年入選教育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重點支持院校,與寧夏大學實施聯合辦學,與華東師范大學建立對口支援關系,與東北師范大學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同北京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閩南師范大學、長沙師范學院、湖北大學、江西科技師范大學、西安音樂學院、福建農林大學,臺灣屏東大學、靜宜大學、樹德科技大學,韓國又松大學、突尼斯國家高等教育學院、新西蘭馬爾伯勒理工學院,馬來西亞蘇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學、英迪國際大學,新加坡博偉國際教育學院等20余所國(境)內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關系。
武漢工程大學簡介:
學校簡介 伏虎山麓、南湖北畔,四海俊彥聚化苑;大江奔流、黃龍山映,桃李芬芳溢天下。
武漢工程大學創建于1972年,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學院,隸屬湖北省。1980年更名為武漢化工學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劃轉到湖北省管理,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2006年更名為武漢工程大學。學校是一所以工為主,覆蓋工、理、管、經、文、法、藝術、醫學、教育學九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是湖北省重點建設高校,是湖北省“一流學科”培育建設高校。學校在2023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位列第145位;在US News 2023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世界排名第935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98名。
廣東工業大學簡介:
廣東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教結合、多科性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1958年開辦本科教育,1995年由原廣東工學院、廣東機械學院和華南建設學院(東院)合并組建而成。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位列大陸高校第35—49位,2023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位列全球第301—400名。
學校堅持與產業深度融合,高質量服務經濟建設主戰場。目前與地方政府和工業界聯合建立了“廣州國家現代服務業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佛山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河源廣工大協同創新研究院”“惠州廣工大物聯網協同創新研究院”“汕頭廣工大協同創新研究院”等13個重大協同創新平臺,擁有國家級科技孵化器4家、國家級眾創空間5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7家、省國際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在高端裝備、智能制造、IC設計、工業設計、先進材料、環境生態、生物制藥、軟物質等多個領域促進產學研合作和協同創新,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牽頭推動廣東國防科技工業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推廣中心建設。
相關推薦:
廣西高考245分物理類能上什么專科學校(2025好大學推薦)
廣西高考305分歷史類能上什么專科學校(2025好大學推薦)
貴州高考455分歷史類能上什么專科學校(2025好大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