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新陜西科技大學學科評估第五輪評估結果還未正式公布,以下是教育部公示的全國陜西科技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一起來看看陜西科技大學都有哪些優勢學科,等級如何?
陜西科技大學一共上榜9個學科,其中1個B+級學科、1個B級學科、1個B-級學科、1個C+級學科、2個C級學科、3個C-級學科。
序號 | 院校名稱 | 學科名稱 | 評估結果 |
---|---|---|---|
1 | 陜西科技大學 | 輕工技術與工程 | B+ |
2 | 陜西科技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B |
3 | 陜西科技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B- |
4 | 陜西科技大學 | 設計學 | C+ |
5 | 陜西科技大學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C |
6 | 陜西科技大學 | 軟件工程 | C |
7 | 陜西科技大學 | 機械工程 | C- |
8 | 陜西科技大學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C- |
9 | 陜西科技大學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C- |
數據來源于新高考網: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其中輕工技術與工程被評為陜西科技大學綜合實力最強的專業學科,為B+級學科,排名該校第一。(陜西科技大學專業有哪些(專業目錄一覽表))
陜西科技大學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一所以輕工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是“十二五”期間陜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是陜西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是陜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集團公司共同建設的重點高校。學校創建于1958年,時名北京輕工業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所輕工高等學校;1970年遷至陜西咸陽,改名為西北輕工業學院;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院校之一;1998年學校劃轉到陜西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體制;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陜西科技大學;2006年學校主體東遷西安。學校作為“西遷群體”之一,在六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歷經“三次創業、兩次搬遷、一次劃轉”的奮斗與輝煌,秉承以“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求實創新、銳意進取的科學精神和扎根西部、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為內涵的“三創兩遷”精神,恪守“至誠至博”校訓,培養了16萬名優秀人才,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事業高質量發展成效充分彰顯,在2021軟科中國大學綜合排名中居全國第140位。
學校始終將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持續改進”的教育理念,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先后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第二批試點高校、“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產教融合促進計劃試點院校,陜西省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來,在國家級、省級教學項目中連創佳績,整體水平居省屬高校前列。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62項;現有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22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3個,陜西省名牌專業7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16個;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項、省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9項;國家級新工科項目3項、新農科項目1項、新文科項目2項,省級新工科項目6項、新農科項目1項、新文科項目2項;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虛擬教研室1個、省級教學團隊29個;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精品課程24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50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6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35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省級優秀教材21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6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7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4個;省級創新創業改革試點學院2個;承擔省部級教改項目75項。
學校積極推進對外交流合作,不斷提高國際化辦學水平,是國家留學基金委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入選院校。先后與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香港、臺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余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開展類型多樣的留學訪學及研修項目,師生出國人數逐年大幅遞增。擁有陜西高校招生年限最長、辦學規模最大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陜西科技大學阿爾斯特學院。大力推動來華留學生教育,招收來自德國、俄羅斯、西班牙、荷蘭、巴基斯坦等25個國家本碩博學生來校學習。
相關推薦:
搶險救援指揮與技術專業最好的大學排名(2025年最新院校榜單)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最好的大學排名(2025年最新院校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