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體育學院是一所省屬大學,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5個學院,11個本科專業,那么首都體育學院王牌專業有哪些,排名怎么樣?學什么專業好?
1、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體育教育、運動訓練。
2、北京市級特色專業3個:運動人體科學、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3、學科評估(第四輪):B+(體育學)。
這些都是首都體育學院優勢特色專業,是本校排名最好的專業,也是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以下為新高考網整理的首都體育學院專業排名榜,歡迎參考!
首都體育學院王牌專業排名(研究型):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全國第3名)、體育教育(全國第9名)、休閑體育(全國第3名)、運動康復(全國第4名)、體育經濟與管理(全國第4名)、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全國第6名)、運動人體科學(全國第8名)、運動訓練(全國第12名)、舞蹈表演(全國第13名)、新聞學(全國第61名)。
專業檔次 | 全國排名 | 專業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A+ | 3 |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9 | 體育教育 | 5★ | 中國一流專業 |
A+ | 3 | 休閑體育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4 | 運動康復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4 | 體育經濟與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A+ | 6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8 | 運動人體科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2 | 運動訓練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13 | 舞蹈表演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61 | 新聞學 | 4★ | 中國高水平專業 |
B+ | 81 | 公共事業管理 | 3★ | 中國區域一流專業 |
1.體育教育
體育教育即狹義的體育,俗稱“小體育”。它是教育的組成部分,是通過身體活動和其他一些輔助性手段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過程。
2.運動訓練
運動訓練以競技體育為核心,主要研究運動技術學、運動人體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接受身體機能、技能技術、策略戰術、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訓練,了解體育競賽的比賽規則、方針、政策和法規,進行體育競賽運動員的訓練和管理,以及體育賽事的裁決判定等。
3.運動人體科學
運動人體科學將理論與運動實踐相結合,主要研究體育運動與人的機體的相互關系及其規律,涉及運動學、生物學、養生學、醫學等學科,在運動訓練基地、運動保健康復中心等進行運動健身與營養指導、運動員身體機能診斷與評價、運動損傷康復治療以及保健推拿等。
4.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主要研究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訓練、科研以及傳統體育養生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接受武術、摔跤、射箭、散打、太極等民族民間體育項目的訓練,在武術館、武術學校進行武術教學與指導,亦或在相關部門進行民族傳統體育的推廣、管理等。
5.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主要研究運動學、社會體育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夠在社會體育(群眾自愿參加的以增進身體健康、豐富文化生活為主要目的的群眾性體育活動)領域內進行組織管理、咨詢指導、經營營銷等。例如:健身俱樂部體能訓練的指導,長跑、太極、廣場舞等社會體育活動的組織,球拍、護具等體育用品的銷售等。
首都體育學院是北京市屬高校唯一一所體育院校,是北京市屬高校分類發展政策支持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學”。1956年建校,原名北京體育學校,1960年改建為北京體育師范學院,2000年更名為首都體育學院。建校近70年來,為國家和北京市培養了10余萬名高層次體育人才,一大批校友成為體育、教育領域的棟梁和骨干。學校在軟科中國體育類大學排名中,連續三年穩居全國第三。2021年6月,依托首都體育學院建設“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獲國際奧委會和中編辦批復,成為世界上第三所由國家政府決定成立的國際奧林匹克學院,也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第一個人文知識遺產。
學校大力推動體育科技創新,堅持面向世界體育科學技術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體育和健康事業主戰場,搭建全國首個“體醫工融合高精尖創新中心”,在競技體育、大眾健身、學校體育等領域全面布局,打造科技創新、工程應用、成果轉化、產業提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七位一體”的國際高精尖創新平臺,全力打造“體醫工”交叉學科研究高地和創新人才培養高地。學校連續5年主持4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成果獲得國家級科研獎,重大科研成果取得突破性進展。科學訓練與主動健康研究中心獲批“健康北京示范基地”,“體育醫學工程學”獲批市屬高校交叉學科平臺。中國人工智能學會體育人工智能專委會落戶學校,成功舉辦第一屆全國體育人工智能大會和第一屆中國體育運動與健康大會,“體醫工”融合創新發展在全國起到引領示范作用。學校著力打造高水平學術期刊,主辦的《首都體育學院學報》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文體育類期刊、“全國高校社科精品期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