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新重慶醫科大學學科評估第五輪評估結果還未正式公布,以下是教育部公示的全國重慶醫科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一起來看看重慶醫科大學都有哪些優勢學科,等級如何?
重慶醫科大學一共上榜6個學科,其中1個B+級學科、3個B-級學科、1個C+級學科、1個C級學科。
序號 | 院校名稱 | 學科名稱 | 評估結果 |
---|---|---|---|
1 | 重慶醫科大學 | 臨床醫學 | B+ |
2 | 重慶醫科大學 | 基礎醫學 | B- |
3 | 重慶醫科大學 | 藥學 | B- |
4 | 重慶醫科大學 | 護理學 | B- |
5 | 重慶醫科大學 | 口腔醫學 | C+ |
6 | 重慶醫科大學 |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C |
數據來源于新高考網: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其中臨床醫學被評為重慶醫科大學綜合實力最強的專業學科,為B+級學科,排名該校第一。(重慶醫科大學專業有哪些(專業目錄一覽表))
學校創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原名重慶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重慶醫科大學。學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是教育部批準的首批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學校2015年成為重慶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6年成為“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首批立項的地方高校之一。
學校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十三五”期間,學校累計新增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各級部門及橫向項目3700余項,資助經費近10億元;牽頭承擔了重大傳染病防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重大或重點項目,資助經費達2億元。發表SCI收錄論文6198篇,年均增長率達10.24%。多項成果在《柳葉刀》《自然·醫學》《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等國際頂級期刊發表。獲得國家科技獎勵、重慶市科技獎勵等各類獎勵近50項,2017年我校2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20年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2項。學校獨立研制的高強度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海扶刀)屬世界首創,是我國第一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醫療設備。學校成功研制出我國首個獲批上市化學發光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產品,現已獲得歐盟CE等多項認證。科技成果轉化成效顯著,化學發光法新冠抗體檢測試劑盒、腫瘤免疫治療等科技成果高質量完成轉化,轉化金額達3000余萬元。
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合作。與歐洲、亞洲、北美洲、大洋洲的23個國家和地區的52所教育或醫療衛生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包括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國際名校;與英國萊斯特大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已正式啟動,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獲批的臨床醫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同時,與復旦大學、西南大學等“雙一流”建設高校開展長學制醫學生的聯合培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