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作為湖北省省會城市有很多比較好的大學,那武漢211大學有幾所?武漢985大學有哪些?新高考網整理了一份武漢985和211大學名單,一起看看這些211、985院校排名和實力如何?
武漢有7所211大學和2所985大學,分別是:武漢大學(985+211)、華中科技大學(985+211)、華中師范大學(211)、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11)、武漢理工大學(21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11)、華中農業大學(211)。
附:武漢985和211大學名單排名一覽表(2025最新)
省內排名 | 學校名稱 | 類型 | 級別 | 國內排名 |
---|---|---|---|---|
1 | 武漢大學 | 綜合 | 985,211,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9 |
2 | 華中科技大學 | 綜合 | 985,211,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10 |
3 | 華中師范大學 | 師范 | 211,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45 |
4 | 華中農業大學 | 農林 | 211,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47 |
5 | 武漢理工大學 | 理工 | 211,保研,雙一流 | 53 |
6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理工 | 211,國重點,保研,雙一流 | 59 |
7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財經,政法 | 211,省重點,保研,雙一流 | 65 |
武漢的211大學和985大學簡介:
1、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濱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積120余萬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范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教師教育“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首批列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國家培養中、高等學校師資和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是在1903年創辦的文華書院大學部(始于1871年創辦的文華書院,1924年改名為華中大學)、1912年創辦的中華大學、1949年創辦的中原大學教育學院的基礎上,1951年組建公立華中大學,1952年改制為華中高等師范學校,1953年定名為華中師范學院,1985年更名為華中師范大學,并由中原大學創始人之一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校名。1993年江澤民同志為學校九十周年校慶題詞:“發展師范教育事業,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學校在百余年的發展中既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又汲取了外來文化的養分,更弘揚了革命文化教育的傳統,形成了“忠誠博雅、樸實剛毅”的華師精神,為國家培養了30多萬優秀人才。
學校擁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國家重點學科8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22個。中國語言文學和物理學等18個專業設有博士后流動站,2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8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7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18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
2、華中農業大學
中國高等農業教育起點之一。學校前身是清朝光緒年間由湖廣總督張之洞于1898年創辦的湖北農務學堂。幾經演變,1952年,武漢大學農學院和湖北農學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學等6所綜合性大學農學院的部分系科組建成立華中農學院。1979年,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全國重點大學,直屬農業部。1985年,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2000年,由農業部劃轉教育部直屬領導。2005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2017年,列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
教育教學改革卓有成效。累計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4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19項。獲批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項目1項、國家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1個、國家級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6項、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5項、國家級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4項、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3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專業2個、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8個、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2門。 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教育部農業部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6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1個。
精神文明建設成績優異。1996年以來,學校連續十次被評為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2005年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2008年以來連續獲評全國文明單位。2017年獲評首屆全國文明校園,2020年再次榮膺這一榮譽稱號。
3、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學校辦學歷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辦學123年特別是近70年來,學校共培養了60余萬名高級專門人才,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中為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培養人才規模最大的學校,已成為我國“三大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學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碩士生20000余人,留學生900余人。
學校經過長期的育人實踐,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辦學思想體系:構筑了“建設讓人民滿意、讓世人仰慕的優秀大學”的大學理想,鑄就了“厚德博學、追求卓越”的大學精神,確立了“育人為本、學術至上”的辦學理念,樹立了“實施卓越教育、培養卓越人才、創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觀。學校致力于為社會培養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領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學校現有馬房山校區、余家頭校區和南湖校區,占地4000余畝,校舍總建筑面積195.3萬平方米,4座現代化圖書館藏書361.51萬冊。設有24個學院(部),建有6個獨立建制的科研院所。現有教職工5441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1人,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1人,歐洲科學院院士3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4人,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1人;獲中組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人才計劃支持的高端人才144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