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商大學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嗎?
不是,重慶工商大學不是雙一流大學。重慶工商大學優勢學科專業為:貿易經濟、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印刷工程、土地資源管理、投資學、知識產權、審計學、物流管理、財務管理。
附:重慶市雙一流大學名單(共3所)
重慶市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共有3所,分別是:西南大學(榮昌校區)、重慶大學、西南大學。
省內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層次 | 國內排名(校友會) |
---|---|---|---|---|
1 | 重慶大學 | 沙坪壩區 |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E9,省部共建,101計劃 | 32 |
2 | 西南大學 | 北碚區 | 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36 |
3 |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 | 榮昌區 | 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 | - |
重慶工商大學辦學層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市政府 |
創建時間 | 1952年 | 博士點數量 | 5 |
碩士點數量 | 14 | 學校類型 | 綜合類 |
所在城市 | 南岸區 | 辦學層次 | 省重點,研究生院 |
重慶工商大學始創于1952年,2002年由原渝州大學和原重慶商學院合并組建而成,是一所具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法學、理學、藝術學等學科的高水平財經類應用研究型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重慶市國際人文特色高校。學校傳承和弘揚“含弘自強、經邦濟民”的重工商大精神,秉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的辦學理念,遵循“厚德博學、求是創新”的校訓,搶抓高等教育發展重大機遇,綜合實力迅速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社會影響日益擴大。近年來,學校先后榮獲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和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學校以“雙一流”國家戰略為引領,瞄準學科發展國際前沿,面向國家、重慶市重大戰略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地位,以“大商科+新工科”的商工融合創新發展為驅動,以“經管一流、理工精品、文法藝特色”三大學科群建設為目標,構建商工融合、多科協同的學科生態體系。學校現有2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9個重慶市“一流專業”,5個市級特色學科專業群、22個市級特色專業。有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學2個重慶市“一流學科”,14個重慶市重點學科;智能商務、智能金融、智能會計3個重慶市“人工智能+”學科群;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環境/生態學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排名前1%,ESI學科數在重慶市市屬高校中排名第二。有1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個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個碩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2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在新一輪全國學科評估中,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學再上新臺階,排名分別并列重慶市第一,重慶市第二。
學校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著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素質專門人才。現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3萬余人。目前學校面向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港澳臺地區招生,超過一本批次線或特殊類型資格線的優質生源數超過錄取總數的95%,生源質量持續向好;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有國家級經濟管理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學校獲批重慶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設學校(培育)、經濟學拔尖人才培養示范基地,食品營養與健康(火鍋)現代產業學院、智能信息技術現代產業學院(培育),人才培養支撐服務水平持續提升;近年來,畢業生考研、考博人數和上線率大幅度增加;學生在“互聯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大賽”等各類賽事中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2600余項;高水平大學生女排運動隊獲重慶市排球比賽28連冠。學校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獲得認可,獲評“全國就業50強典型高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