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醫科大學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嗎?
不是,哈爾濱醫科大學不是雙一流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優勢學科專業為:預防醫學、臨床醫學、麻醉學、基礎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實驗技術、臨床藥學、精神醫學、生物信息學、公共事業管理。
附:黑龍江省雙一流大學名單(共4所)
黑龍江省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共有4所,分別是: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省內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層次 | 國內排名(校友會) |
---|---|---|---|---|
1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哈爾濱市 |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C9,E9,國防七子,101計劃 | 13 |
2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哈爾濱市 | 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國防七子 | 60 |
3 | 東北林業大學 | 哈爾濱市 | 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96 |
4 | 東北農業大學 | 哈爾濱市 | 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 | 97 |
哈爾濱醫科大學辦學層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省政府 |
創建時間 | 1926年 | 博士點數量 | 9 |
碩士點數量 | 10 | 學校類型 | 醫藥類 |
所在城市 | 哈爾濱市 | 辦學層次 | 省重點,保研 |
學校設18個二級院部和8個事業單位。附屬醫院9所,其中直屬醫院5所。有教職工18312人(其中大慶校區503人),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16364人(其中大慶校區8254人),研究生885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116人,碩士研究生6739人),留學生26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2人,獲南丁格爾獎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9人,全國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4人,入選國家級人才項目51人次,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優秀科技/中青年專家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8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89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龍江學者”36人,享受黑龍江省特殊津貼30人,省級領軍人才梯隊33個,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41人,黑龍江省“頭雁”團隊6個。
學校有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9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0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6個,本科專業33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21個。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44個,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示范基地1個,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重點專業基地9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2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科9個,臨床醫學進入前1‰學科。全國重點實驗室1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衛健委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8個,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平臺4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1個,教育部虛擬教研室試點3個,教育部“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2個,省現代產業學院2個,省創新創業示范基地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8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2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4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1門,教育部來華留學生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育(英語授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省一流本科課程54門。
近十年來,主編教育部、衛健委規劃教材及再版規劃教材89部。獲國家教材建設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獲國家教材建設先進個人1人。獲批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3項,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項目1項,省課程思政示范項目14項。獲第二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一等獎2人,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4人,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2項、銅獎24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6項,省級教學成果獎39項。立項省級教育科研課題651項,發表國家級教育教學論文1475篇,其中SCI收錄16篇。獲各類科研項目8464項,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1項,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計劃)1項,國家國際合作項目1項,國家科技重大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1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34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1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6項,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3項,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16項,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18項。獲各種獎勵745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研究)一等獎3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1項、中國專利獎優秀獎1項、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5項、二等獎168項。發表科學研究論文24037篇,其中SCI收錄11393篇。編寫出版著作824部。擁有有效專利1106件,發明專利435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