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嗎?
不是,大連東軟信息學院不是雙一流大學。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優勢學科專業為:軟件工程、數字媒體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動畫、人力資源管理、網絡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英語。
附:遼寧省雙一流大學名單(共5所)
遼寧省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共有5所,分別是:大連海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遼寧大學、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省內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層次 | 國內排名(校友會) |
---|---|---|---|---|
1 | 大連理工大學 | 大連市 |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E9,省部共建,101計劃 | 26 |
2 | 東北大學 | 沈陽市 |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9 |
3 | 遼寧大學 | 沈陽市 | 211,雙一流,省重點,保研,研究生院,101計劃 | 98 |
4 | 大連海事大學 | 大連市 | 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 | 128 |
5 |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 盤錦市 |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 | -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辦學層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省教育廳 |
創建時間 | 2000年 | 博士點數量 | - |
碩士點數量 | - | 學校類型 | 理工類 |
所在城市 | 大連市 | 辦學層次 | -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由東軟出資舉辦的一所以工學為主,工學、管理學、藝術學、文學、醫學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民辦普通高等院校。學校坐落于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地處大連軟件園核心區域,現有軟件園校區和博川校區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83.3萬平方米(1200余畝),總建筑面積60.5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超2萬人。學校基于中國IT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緊密把握市場機遇、瞄準產業發展前沿,聚焦“IT+數媒+健康醫療科技”領域,構建了計算機與軟件類、智能與電子類、數字媒體與設計類、信息與商務管理類、健康醫療科技類五大優勢專業集群,設置了計算機與軟件學院、信息與商務管理學院、智能與電子工程學院、數字藝術與設計學院、外國語學院、健康醫療科技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3個教學機構,36個本科專業,7個專科專業。在辦學層次上,以本科教育為主,特色高職為輔,大力開展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積極開展碩士研究生教育。
2000年建校之初,學校就明確了服務行業及區域經濟發展的應用型辦學定位。辦學24年來,學校以“教育創造學生價值”為理念,緊密依托東軟的IT服務優勢和大連高新區的產業優勢,構建了產教融合、面向應用的辦學體制,形成了校企合作、協同共贏的運行機制,創造性地提出并在全校范圍實施了TOPCARES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企業需求的互補對接。目前,學校已累計向社會輸送7萬余名應用型人才,歷年就業率均在90%以上,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用人單位、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據2023年麥可思調研統計,我校2022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月收入為5989元,比全國非“雙一流”本科院校高268元;同時,我校2022屆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為2.5%,比全國本科院校高1.2個百分點。2015年學校成為遼寧省首批向應用型轉變的10所試點高校之一,2017年學校成為遼寧省首批向應用型轉變的10所示范高校之一。
多年來,學校注重全面建校,在黨建方面,學校先后榮獲了全國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成果評選黨建類特等獎、思政類特等獎,遼寧省先進黨組織、遼寧省首批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創建單位(全省唯一民辦高校)、遼寧省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遼寧省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創新獎、遼寧省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遼寧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優秀專項工作成果一等獎、遼寧省教育系統黨員教育培訓示范基地、遼寧省教育系統雷鋒式學校等榮譽稱號;被省市政府授予省文明高校、省平安示范校園(全省僅5所)、省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省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遼寧最美校園”、市工業科教旅游示范單位、市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突出貢獻單位等榮譽稱號。2019-2023年,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教師教學發展指數”中連續五年位列“民辦及獨立學院”第一;2018-2020年,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教師教學競賽分析報告》中連續三年位列“民辦及獨立學院”第一。2022年,在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評估機構軟科發布的全國民辦高校排名中連續兩年蟬聯全國第三、遼寧第一,按理工科類院校排名全國第一。2024年,在武書連中國一流民辦大學排名中位列第一。學校連續多年被新華網、中國網、搜狐、新浪、騰訊、央廣網等媒體評為“中國最具實力民辦大學”“中國十大品牌民辦高校”“中國社會影響力民辦高校”“2021年度綜合實力民辦高校”“2022年度綜合實力品牌高校”“2023年度全國應用型標桿高校”等榮譽稱號。2020年學校入選漢薩大學聯盟 2020 WURI RANKING產業應用類創新項目全球40強,2021-2024連續四年入圍全球創新大學百強,2024年在入圍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7所中國(含港澳臺地區)高校中位列第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