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學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嗎?
不是,合肥大學不是雙一流大學。合肥大學優勢學科專業為:生物工程、通信工程、旅游管理、自動化、經濟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交通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工業設計。
附:安徽省雙一流大學名單(共4所)
安徽省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共有4所,分別是: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省內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層次 | 國內排名(校友會) |
---|---|---|---|---|
1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合肥市 |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C9,101計劃 | 8 |
2 | 合肥工業大學 | 合肥市 | 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54 |
3 | 安徽大學 | 合肥市 | 211,雙一流,省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82 |
4 |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 | 宣城市 | 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 | - |
合肥大學辦學層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省政府 |
創建時間 | 1980年 | 博士點數量 | - |
碩士點數量 | 2 | 學校類型 | 理工類 |
所在城市 | 合肥市 | 辦學層次 | - |
合肥大學是一所在“改革中誕生,開放中成長,創新中發展”的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全日制公辦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創辦于1980年的合肥聯合大學,由新中國放射化學奠基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楊承宗先生任首任校長,創辦伊始即實行本科招生。學校實行的“適當收費、不包分配、按社會需求設置專業、后勤社會化”辦學模式,是引領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創舉,被譽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崗村”。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與合肥教育學院、合肥師范學校合并為合肥學院。2018年,學校整體進入安徽省第一批次招生,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23年11月30日,教育部正式同意合肥學院更名為合肥大學。
學校助力打造改革開放新格局,持續彰顯國際化辦學特色。1985年,學校成為德方在中國重點援建的兩所示范性應用型高校之一,至今已有38年國際教育合作交流歷史。作為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首批安徽省國際交流合作基地、全省教育外事工作先進單位、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單位、全球中小企業聯盟戰略合作伙伴,學校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推動國際教育、文化、人才交流和經濟合作,積極服務全球中小企業聯合會在合肥召開世界制造業大會。協助合肥市引進德國大陸馬牌輪胎集團、西偉德公司等德資企業及合肥、黃山兩市開展中德、中韓友城建設。累計承辦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討會15屆、韓國語演講大賽14屆、長三角雙元制教育國際合作研討會2屆,積極舉辦海外華文教師線上研習班、江淮海歸高峰對接會等重要活動。
學校同德國等國及臺灣地區的72所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先后有4100余名學生赴國外友好學校學習、2100余名國外學生來校學習交流、500多個德國政府、社會團體、友好學校及企業代表團來訪。學校在德國建有施特拉爾松德市孔子學院,德國總理默克爾親自揭牌并為孔子學院成立三周年發來賀信。學校作為2019年度高等學校來華留學質量認證的第一批簽約院校之一,順利通過了高等學校來華留學質量認證,并獲頒“教育服務質量證書”。2021年,學校與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從過去的單向留學發展到雙向留學,中外合作辦學進入新階段。與上海開放大學、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共建中德開放在線學習平臺,打造永不落幕的在線學習交流平臺,目前已上線158門課程,累計有32萬名學生在線學習。2022年,學校成為國內除同濟大學之外,第二個與德國高校國際合作聯合會(由德國與瑞士教學科研實力最強的34所應用科學大學組建)簽訂合作協議的高校,對德合作取得新突破。
相關推薦: